•     点击排行
  •   
  • 国务院审议通过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意见
  • 时间: 2008-06-19 09:16: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新华社    点击:
  •   会议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由海南省全面管理海南农垦,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促进海南农垦和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节能活动。   会议认为,半个多世纪来,海南农垦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开发建设海南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需要对海南农垦的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会议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由海南省全面管理海南农垦,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促进海南农垦和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要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海南农垦档案   简介:成立于1952年,经过不断发展,现在拥有90个国营农场和科研院所,分布在海南全岛的每个市县。   面积:规划土地总面积1280万亩,占海南省的四分之一,其中橡胶面积38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人口:106万,占全省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职工21万,离退休人员近20万,社会人员65万多。   下属单位及干部:由于海南农垦一直政企不分、社企不分,下属场处级单位有150多个,场处级干部800多人,科级干部3300多人。   所属企业:41个独立核算的工商建运企业。   所属学校:400多所。   所属医院:近百家。   总资产:超过124亿元。   海南农垦历次改革   ●80年代中期,海南农垦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改革。90年代开始实行“两费自理”,即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自理改革,这使家庭农场成为相对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此时,垦区职工的自营经济得到大发展,职工的口袋里,多了来自橡胶以外的收入。   同一时期,在二次创业口号下,对非农产业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转让、入股、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实行民营化,进行打破“大锅饭”的企业改革。   ●2000年垦区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并分别在西联农场和三道农场进行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试点。   ●2003年开始,426家场办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实行了民营化改革。2005年以组建天然橡胶集团为起点,开始进行集团化、产业化和股份化改造。   垦区也曾试图一次性剥离教育,并在岭门、南平农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试点,但终因为地方财政有限无果而终。   ●2006年11月,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专程到垦区调研,随后给国务院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作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在政策上要重视和支持海南农垦的改革发展。   ●2007年,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正式表示,原则同意海南农垦下放海南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