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名竞聘者施政演讲如何当好场长
- 时间: 2008-06-02 08:54:1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邢福久) 5月26日至27日,海南农垦公开选拔场长演讲会在省农垦总局机关办公楼举行。31名竞聘者以“我如何当好××农场场长”为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并接受主考官的提问。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担任主考官。
4月30日,省农垦总局党委组织部向垦区各单位下发《公开选拔东路、南阳、东平、东岭、东和、岭门农场场长公告》,垦区各单位的61位报名者参加了此次的公开选拔。经过笔试、面试环节考核后脱颖而出的31名竞聘者进入了演讲环节。省农垦总局领导韩太光、郭奕秋、郭钦宜、林芳明、彭隆荣、文和、符月华、宋锦绣担任评委。总局机关各处室、各产业集团公司有关人员以及东路、南阳等6个农场的职工代表参加了演讲会。
张力夫说,这一次垦区公开选拔东部6个农场场长,目的是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创造一个平台,提高干部选拔中的透明度,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公平竞争,接受社会的监督,变少数人选少数人为多数人来选少数人。参加竞聘干部一旦当选场长之后,他们演讲中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的公开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农垦定位为企业,企业的干部是没有级别的,总局党委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淡化行政级别观念,就是要增强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增强公仆意识。竞争说明了想走上领导岗位施展才华,服务群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大有人在。竞争获胜者归根到底是由群众来决定的,即使在考试、演讲、面试中获胜,但是不能胜任工作,不能兑现自己竞聘设计的目标,就会有被更优秀的人才取代,因此,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不能搞终身制。这种竞争上岗的方式一旦形成机制,就意味着权力、责任、义务是统一对等的,可以确立起我是凭组织的信任、个人的能力、对事业的责任心和本人业绩来赢得社会和组织的信任而走上领导岗位的心理意识。这种机制的形成就是要促进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心一意为垦区改革发展事业出力,做贡献。这次公开选拔从命题上来看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竞聘者应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局党委需要的是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路开阔,改革创新的人。
张力夫说,将垦区东部6个农场场长的岗位推出来实行垦区范围内的公开选拔,是海南农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2004年公开选拔副场级干部之后的又一次尝试,正职干部拿出来竞聘,是头一回,开了先河,目前的选拔方式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可以让所在农场的职工代表向竞聘本农场场长的竞聘者提问题,与会者可以给竞聘者打分投票;总局机关部门、橡胶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的与会者也可以投票。选择一个人到一个单位当场长,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把这个单位的发展希望寄托给了他,这个人的责任重大。要让在职的干部和参加竞聘的干部都要感到有压力,感到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重大,这种压力、责任就是广大干部职工寄予的希望。
王一新说,通过这次公开选拔场长的演讲给垦区内外传递几个信息:一是将来垦区的干部,包括各农场的主要领导不能做太平官,如果不改革、不发展,想做太平官就不会有你的位置,要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坐上领导的岗位。二是这次报名的61位同志,包括参加演讲的31名竞聘者都很年轻,大多数都是40多岁的干部,在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就需要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去落实总局党委、总局领导班子勾画的改革发展蓝图。三是向社会各界表明垦区选用干部方面是公开、透明、民主的。
王一新说,当前海南农垦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加速期,各种政策、思路都已清楚,需要大批的干部去执行落实。这次竞聘只是一个开端,垦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加大,把干部选拔这件事做好,改革发展的事情就好办了。总之要通过这次竞聘对整个垦区的干部队伍产生一个强烈的震撼:领导干部的饭碗不是铁饭碗,只有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总局党委的部署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改变所在农场的面貌,职工群众才能拥护你,你才能端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