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
- 时间: 2008-06-23 09:02:12 作者: 陈绍炎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5月29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多功能厅,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与在中浦院举办的海南农垦处级领导干部第三期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进行了一场主题鲜明、话语鲜活、别具一格的“畅所欲言话改革,同心协力谋发展”的直面互动对话会。
会上,王一新局长在解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时,发出了“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的提问。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一
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
坦率地讲,我们经常在会上喊、会下说“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然而我们确实没有自问过“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
王一新局长的提问,问得好、问得实、问得新、问得深;简单明了,针对性强,击中要害;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海南农垦改革发展中不能回避、不能绕过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问发人思考,使人醒悟;将鼓舞海南农垦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精神振奋,思路创新,真抓实干。
王一新局长的提问,不仅是海南农垦企业常问不断、深问不烦,需要搞清楚、弄明白、应对好的问题,而且也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经营管理者直至每一位员工都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
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
也许远。先看看我们的兄弟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有10多家公司上市进行资本运作。2001年新疆青松建化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实现了公司股上市,首次募捐资金2.5亿元,超过了企业创建40年积累的净资产。而今,我们还在“产业赚钱”的道路上十分艰难地前行,还没有进入“借力资本市场赚钱”的轨道上获取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也许近。海南农垦定位为企业,组建几大板块专业公司虽为时不久,但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海南农垦定位企业,几大板块专业公司虽接近了市场,但必须看到接近市场不等于走进市场,走进市场不等于跑赢市场。
也许远。又看看浙江省吴兴县,他们在竹产业上大做赚钱的文章,实现了从卖资源(竹子)到买资源(竹子)的转变。该县年自产竹子2700万株,而加工却高达1.1亿株(买入),年产值高达75亿元人民币。而今,我们垦区基本上还是只当橡胶、茶叶、荔枝、龙眼等产品的卖主。这表明垦区产业链存在着“短腿”、“跛腿”、“断腿”的现象。
也许近。在财务管理上我们进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在用人上,我们进行了公开选拔干部……
也许远。再看看成立时间不算长的海南航空公司,在同行业中市场份额却令人刮目相看;而今我们即将走过56个年头,虽成绩有目共睹,但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思考。
也许近。“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这是海南农垦人对市场的开始觉醒,开始认知。
是远是近?是近是远?
我们不必挖空心思地去解读那些深奥的市场经济理论,只要沿着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其基本要求去思考,去分析海南农垦利润的来源,拿起降低成本的砍刀,举起利润激增的利器,考量投入回报率、资产增长率等市场经济的几个主要指标,就会得出答案。
三
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问拨动万人心。
历史证明,社会发展到关键转折点都会有突破性的标志,这些标志都有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深深地打上思想解放的烙印。
当前,垦区正处在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农垦距离市场有多远?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来回答,在回答中解放思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是垦区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亮点。她需要垦区经营管理者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努力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及员工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技艺。而要当上市场的赢者正是省政协副主席、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在谈到农垦改革发展时多次强调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进发展;重在执行,贵在坚持。只要垦区上下集结在总局党委周围,脚踏实事求是的大地,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打出求真务实的重拳,海南农垦企业定会走进市场,跑赢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