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价达到阶段性新高
- 时间: 2008-06-27 09:00:0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期货网 点击:
-
沪胶于昨日创出了28245元/吨的阶段新高,并直逼2006年5月30日创下的30090元/吨的历史高位,同时日胶也达到了28年以来的新高。另外,沪胶期市不断攀升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又显示市场上囤积了大量资金,且多空双方之间的博弈日益加强。
目前,胶价坚挺牵动着胶市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轮胎制造商等上下游各方的利益。后市如何演绎?众多目光已集中在沪胶期市。
笔者认为,造成沪胶上涨的主要利多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后期这些因素将继续主导市场行情的发展。
首先,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成就了天胶牛市,而且受多种利多因素影响,未来油价牛市不会轻易结束,所以胶价的上涨趋势也难以轻易逆转。
目前,受尼日利亚高级石油雇员开始罢工影响,市场担忧尼日利亚石油产出中断,而美国、以色列与伊朗之间不断加强的紧张局势,又令海湾地区产油受到威胁,最终导致国际油价近期连续走高,盘中一度接近139美元/桶。
其次,东南亚天胶主产国的货币受到通胀因素的影响不断贬值,如泰铢由5月2日31.8402兑1美元快速贬值至6月9日的33.4304兑1美元,单月贬值近6%。而全球第四大产胶国越南当前正遭受金融危机,并已导致越南盾大幅贬值,同时根据12月远期交易市场(NDF)的情况,市场预期越南盾未来可能会一年下跌超过30%。
在国际天胶市场,天胶贸易均采用美元计价,因此,天胶主要出口国的货币对美元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天胶的价格。虽然美元相对于世界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前呈贬值状态,但受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股市动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东南亚国家货币相对美元仍然是贬值的。如果天胶主产国的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则天胶出口价会因此水涨船高,反之则会对胶价形成压力。所以,当前东南亚几大天胶主产国的经济动荡和货币贬值对天胶价格将产生一定推动力量。
第三是库存方面。截至6月10日,日本天胶库存较5月30日时的11243吨下降约5%至10683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6%。由于现货商出现惜售心理,国内天胶库存也同步减少。
第四,从国内天胶供应面来看,由于今年年初出现了雪灾,加上病虫害发生较重,导致国内产区割胶期推迟,而当前刚刚恢复割胶工作却又碰上了强降雨,短期内将对天胶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除了天气因素影响割胶以外,胶树自身的生长周期,植胶面积和产胶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注意。
根据全球橡胶生产国协会对今年天胶供应的预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可能会对今年天胶产量有较大影响。
第一,当前胶树达到割胶树龄的大都是2001-2003年种植的,而这段时间正值胶价大幅下跌时期,因此种植速度大幅下降,因此,当前可供割胶的胶树面积是非常有限的,这必然将对天胶的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当前世界上各大主产国的胶树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胶树种植高峰期时栽种的,因此这些胶树已进入老龄阶段,这对近几年的天胶产量都有不利影响。如果这些大面积胶树因老化而重新种植的话,后期天胶产量将严重减产。
第三,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产胶国缩小胶树种植面积。印尼2007年在世界银行的扶助下推出的农业复新计划,印尼将有总面积约15万公顷的植胶面积将被其他农作物代替。据了解,马来西亚的胶树种植的饱和度将从2006年的111.4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的101.8万公顷。种植饱和度的下降将直接导致产量的下滑,加之近年来棕榈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部分橡胶生产者转而种植棕榈树,这对天胶产量均会形成不利作用。
第四,印度近年来虽然不断增加植胶面积,但由于新增面积大都位于非传统种胶区域,因此,其天胶单产量反而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近期胶价上涨的深层原因是基本面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后期如果这些情况不能根本上发生改变,那么胶价仍具有进一步冲高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