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由准政府向企业转变 海南农垦演绎“变形记”
  • 时间: 2008-06-04 08:58:39    作者: 孙乐明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今年以来,垦区八一总场党政办主任苏卫国下班前多了一个习惯,就是挨个办公室检查灯关了没有。   “现在水电费开支比以前少了许多。”苏卫国说,实行预算管理后,一切事情都要考虑节约成本。   “现在农垦越来越像一个企业了。”为海南农垦设计薪酬体系的中华财务咨询公司项目经理王松林说,虽然离真正的现代企业还有差距,但他感觉到由准政府向企业的转变已经开始,农垦的企业味道越来越浓。   身份转换:从官员到企业家   调任省农垦总局局长刚过一年的王一新,原本就在国际化大公司中有过历练,其身上有着浓厚的企业家意识和经营管理者色彩。他把这种理念和色彩也带到了海南农垦,而且在潜移默化感染着周围的人。   “海南农垦的定位就是企业,企业就是要讲利润,要追求效益,要控制成本。”许多场合,王一新都会强调这种理念,语气坚决。   王一新希望农垦出现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场长们的官本位思想要越来越淡化。农场应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场长要向经理转变。   垦区大规模的干部培训正在海南大学和浦东干部学院同时展开。学员的课程安排也紧紧围绕现代企业的理念设计,颇费心思。   以前农垦组建公司,要么全资,要么绝对控股。比如天然橡胶股份公司,控股比例竟达99%以上。现在不同了,天然橡胶集团正在谋划上市。去年以来先后组建的木业、地产、畜牧、物流、农工贸等几大集团公司,全部吸收战略投资者入股,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色彩明显。新成立的畜牧集团,农垦总公司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只占48%,农工贸公司持股比例更低,为45%。   “我们要敞开胸怀,因为许多东西我们自己不懂。自己做不好,就要大胆引进战略投资者,自己不一定非要控股,要善于借船出海。”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这样说。   在此背景下,几位副局长分别担任新公司董事长,现在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公司的经营,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原来的官员,已不由自主地向企业家的身份转变。   角色转换: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   在今年5月19日的一次局务会上,几位新上任的产业公司老总,为业务合作中的利益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要是在以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都是自家的事,怎么都好说,看在面子上也会让步。但现在各个公司,都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大家既是兄弟,又分别代表各公司的股东利益,所以争执就发生了。”一位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说。   “这是大好事,说明我们的法人治理结构已经在起作用。”王一新这样说。   原白沙农场场长邢贻标,前不久出任刚成立的农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他的身份转换,源于他在白沙绿茶产业化过程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经验。   “以前当场长时,更多的精力是农场的社会性事务,企业盈利也大多用来搞职工福利,”邢贻标说,现在则更多考虑股东利益。企业有了盈利,也要用来扩展业务,这就是身份转换后的区别,以前是为领导负责,现在是为股东负责。   “以往我们要扩大某种作物种植面积时,仅仅因为我们能种、我们会种。现在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邢贻标说。   中华财务咨询公司从2007年12月开始,对海南农垦进行大规模的诊断,以建立新的薪酬体系为切入点,试图为这个庞大的“政治经济体”开药方。   “薪酬制度改革是农垦迈向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改革,”该公司项目经理王松林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他们也具有挑战性。   此举旨在通过分配领域的货币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在制度和观念上破除行政体系基础的工资体系,促进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改变。其中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农场由成本中心,向模拟利润中心转换   任重道远:一步一个脚印   “体制上融入地方、管理上融入社会、经济上融入市场”,是海南农垦改革的大方向。农垦要真正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企业,剥离眼下承担的政府和社会职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只要细心留意,海南农垦不像企业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农场正职干部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副职是1600元,而不管农场的规模大小、效益高低。   农垦没有科学系统的用工统计,职工人数时而是19万,时而是21万,动辄相差一两万人。   在一次农垦总局与省厅的对接会议上,农垦的相关部门按常规思维,仍然希望省里在农垦设置相关机构并要求经费。   “我们现在是要精简部门,而不是增加,地方政府能干的事坚决不再揽。”王一新立即进行了纠正,并说这种惯性必须克服。   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开有所改变。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实施,项目管理走向正规,资金已经集中管理,数十种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各种制度逐步完善。   干部的选拔、培训,开始改革以往党政机关的做法,逐步变成企业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还将出台量化指标。   “以后的组织部门,应该是人力资源部,宣传部门应该是企业的公共关系部。”王一新提出这样的要求。   改革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同时,改革又在按部就班进行,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虽然这需要很长的过程,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但毕竟是开始了。”中华财务咨询公司的王松林说,海南农垦正在演绎的“变形记”,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每个角落、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