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如果超产不给你,你就打电话……”
  • 时间: 2008-07-01 09:01:12    作者: 易家凡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6月25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微服”暗访红岗农场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他对胶工们说――       “如果超产不给你,你就打电话……”       “今天去红岗。”    6月25日早晨7时40分,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从海口一上车,就直奔暗访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的目的地。这是他继昨天(6月24日)到东红农场暗访后的第二次“行动”。记者问他“要不要通知农场”,他说,“不用,我们自己走。”    9时10分,张力夫到达红岗第一站,一队。在该队紧靠着公路边的一片老胶园里,遇上了正在给胶树涂药的一名女胶工。张力夫用海南话与她交谈起来,了解农场是否进行了长期承包改革。并从这位胶工口中得知,前面不到3公里,就是红岗二队。    9时20分,正准备上车赶往二队的张力夫遇到去收胶的二队胶工何桂松。张力夫叫住何桂松,向他了解起“长包”的情况来。    “农场有没有搞开割胶园承包?”    “下个月开始承包。”    “你觉得农场的承包政策怎么样?”    “定产高了点,很难完成任务。”    ……    9时30分,张力夫来到二队,一下车就遇上了挑着胶桶正准备上林段收胶的胶工吴瑞梅。这是张力夫今天暗访遇到的第三名胶工。张力夫一边跟着吴瑞梅走,一边向她问起“长包”的事来。    吴瑞梅告诉张力夫,她是1987年来二队割胶的,今年46岁,丈夫今年49岁,夫妻俩承包900多株树,由于有效割株比较少,队里采取4株折算1株的办法进行承包定产,所以她承包的树位实际是按500株定产的。她说,今年的定产是根据去年完成的产量来定的,而去年拚命加刀,所以今年很难完成任务。    张力夫问吴瑞梅:“承包后工人还会不会偷卖胶?”吴瑞梅回答说,工人偷胶卖,抓到要开除,严重的还要关进看守所,谁都害怕。工人为什么要偷呢,那也是没办法,生活过不下去,迫不得已。她说,她每个月的收入不到400元,如果一个月两公婆有1000多元的收入,谁还会去偷呢!    张力夫听罢,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关键还是工人收入太低呀。”    告别吴瑞梅,张力夫正准备赶往下一个目标五队,却与正准备上林段收胶的该队胶工曾玉珠、王菊碰了个正面。面对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两位青年女胶工少了腼腆,争着与张力夫进行“对话”。张力夫问她俩红岗的胶园承包搞得怎样?她俩告诉张力夫,有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十一队、十八队共8个队搞承包了,其它队都没有做。张力夫问她们知不知道,“交够国家的,剩下就是自己的,按市价结算。”她俩说,到场部开会听说是这样,但能不能做到还不知道,只有等到这个月25号也就是今天结算后才知道。    张力夫听后告诉她俩:“超产部分农场不准截流,如果超产农场不给你们,你们就打电话给他(指记者)。”说罢叫记者将电话号码写给她们。当记者将写有电话号码的纸递给她俩时,她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张力夫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张力夫说,“我们是从海口来的,只要你们打电话,保证就会有人下来的……”    她俩听后十分高兴,并告诉张力夫五队的路怎么走。    在赶往五队的路上,张力夫碰到正准备为妻子承包的橡胶林段喷药除草的三队职工王川富,他告诉张力夫,按目前她妻子承包的3个树位,如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那么,劳动力的价值就值钱了,也就可以养家活口了……    10时50分,张力夫来到五队收胶站。此时,正是胶工收胶回来的高峰期。张力夫与胶工们攀谈起来。不一会儿,该队队长王川洲得知有“外人”来队后赶了过来。他告诉张力夫,五队有32个胶工,每人承包800至1000株,许多胶园是五六十年代的第一代橡胶,定产的是有效株,而死皮树、残桩树等不计产量,由胶工挖潜算超产。他说,全队大概有2万多株“挖潜树”,由于政策好,胶工的积极性高,日产胶水7吨,比去年同期增产1吨。    张力夫告诉王川洲,“长包”政策要好好宣传,让职工真正了解,现在,关键是要兑现政策,政策兑现了,胶工才有积极性。    11时18分,张力夫正准备“回程”,此时,王川洲突然发现:“哟,你不是总局张书记吗?”    张力夫闻言,微笑着回答说:“我就是。”并挥手告别了显得十分惊异的职工们。    11时25分,张力夫驱车经过红岗场部,11时35分离开红岗地界。    从上午近9时走进红岗,到中午11时多离开,张力夫一路上共暗访了10多个胶工,先后跑了3个生产队。无论走到哪里,张力夫都向胶工宣讲“长包”政策,耐心倾听职工心声,掌握了大量真实的一手材料,听到了许多发自职工内心的心里话。而在此过程中,红岗的场领导始终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