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长包”:东红迅速整改 红岗全力推进
- 时间: 2008-07-14 08:49:5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东红农场因没有如期完成开割胶园长期承包任务,受到总局领导批评并被《海南农垦报》披露。近段时间来,该场上下认真反省,全力以赴,迅速整改,于7月10日前扎实圆满完成了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工作。
该场扎实有序推进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实现了“七结合”、“一防止”、“一转变”、“一实现”。
“七结合”是指长期承包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与“两田制”相结合;与“持证上岗”相结合;与属地管理相结合;通过评分排队与职工队伍的持续发展相结合;与完善的法律程序相结合;与场规场纪、护林保胶相结合。“一防止”是防止“以包代管”,越是长期承包越是要创新管理。该场大胆试验股份制管理新模式,推进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一转变”是注重转变职工观念,破除“国有职工概念”,释放生产力。“一实现”是指实现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目的。全场设岗657个,签订长期承包合同657份,5月份胶工人均收入1700元,6月份胶工人均收入达2500元。
张力夫书记的暗访,震动了整个东红农场,被暗访的东红一队,更是反响巨大。
一队队长王亮说,我们抓“长包”工作慢了,要总结经验,奋起直追,不讨价还价,不找借口,把被动化为主动,加快工作节奏,迅速把工作抓上去,以实际行动来纠正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一队党支部书记马东也说,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工作作风,马上把“长包”抓上去,决不拖农场改革的后腿。农场老先进、产胶“功臣”、退休职工沈玉花说:“没有搞‘长包’前,我们割5个树位1300多株,每月才领900多元,现在从报纸上看到有不少农场胶工通过‘长包’后,割3个树位900多株,月收入2000多元,我看还是搞‘长包’好。”现在全队的3.4万株橡胶开割树、108个树位已分成36个岗位,每个岗位3个树位的定产均己落实,并且由36位“合法”胶工进行“长包”。通过多方努力,东红农场一队胶园“长包”工作已经顺利进行,在7月10日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王 壮)
又讯 6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深入红岗暗访国有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工作情况在《海南农垦报》刊发后,该场采取积极措施,遵循“完成上缴,剩余归己,自主经营,市价结算”十六字方针,对全场“长包”工作进行认真整改。
书记暗访后,该场立即召开党委会,对“长包”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宣传工作不到位,基层生产队职工对“长包”改革存在思想疑虑;个别生产队干部对农场“长包”方案学习和理解不透,对“长包”胶园株数确定及定产方法存在误解,操作不当;未能迅速组织胶工签订“长包”责任书。
在全场干部大会上,红岗农场再次组织大家认真学习 “长包”方案,进一步统一全场干部的思想和认识,并在6月28日至30日,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到各联系点生产队,协助生产队干部组织职工反复学习农场“长包”方案,组织职工签订“长包”责任书,消除职工思想上的疑惑。
该场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到各联系点生产队进行“长包”工作督导的同时,出台了两条工作纪律:对不执行农场“长包”方案、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干部就地免职;对随意截留职工“长包”结算款或巧立名目克扣职工的单位干部一律免职。
6月30日,红岗农场及时兑现了胶工6月份“长包”款,让胶工吃了定心丸。6月份,全场完成干胶251吨,依照农场“长包”方案,上缴农场实物干胶147吨,胶工“归己”干胶104吨,按6月份干胶市场价格24元/公斤计,胶工“长包”结算总收入248.5万元,减去直接成本和折旧103.3万元,全场胶工纯收入145.2万元,人月均收入1895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749元,增幅达65%。该场七队胶工符永周“长包”3个树位940株开割树,6月份收入达3462元;胶工何炳光夫妇“长包”6个树位2320株开割树,6月份收入达到4910元。他们都高兴地说,现在的月收入翻番了,割胶也能致富了。
(唐伟 代钦)
割胶对咱有了吸引力
本报讯 6月25日、28日,《海南农垦报》连续二期在头版刊登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暗访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工作的文章,一时成为东升农场干部胶工热议的话题,引起了热烈反响。特别是一线胶工,他(她)们说,《海南农垦报》大张旗鼓宣传“长包”工作,给咱胶工吃了定心丸,割胶对咱有了吸引力!
今年退出海胶集团的东升农场22个割胶单位,也全面推行了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工作。6月30日这天,该场兑现了实行“长包”后的5月、6月两个月的承包收入。当天,该场基层单位办公室热闹得像过年似的。十队女胶工张红莲割3个树位1100多株,两个月承包收入5900元,和去年同期对比翻番,数着厚厚的一叠钞票,她笑得嘴都合不拢:“割了20多年胶,从没有领过这么多钱,割胶也能发财哩!”二十三队胶工陈军全,割3个树位800株,两个月承包收入45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00元。7月1日下午,省委开割胶园督导组组长、省财经办主任李世珍到他家作客,当问到“长包”的好处时,陈军全激动地举起手说:“家庭承包对我们胶工收入有增加,我举双手赞成。”据了解,该场绝大部分胶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多的胶工增加1倍多。
该场七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吴川洪对笔者说:“‘长包’工作胶工很拥护,在七队,队里库存的2000多个胶杯,被胶工抢购一空,还不够呢!最近队里还要购买1000多个胶杯,分配给胶工挖潜。”他还幽默地说:“照这样承包下去,胶工想不富都不行。海南农垦报刊登张书记暗访的文章,很多胶工都看到了,胶工说,这回咱们可以放心承包了。”
(黎南 韩江涛)
领导亲自暗访,好!
胶园“长包”是今年海南垦区的“天字号工程”,省农垦总局对此次改革部署已有一年时间,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广大职工对此项改革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总局领导采取亲自暗访的做法,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妙!
其一,通过暗访,零距离与基层职工面对面交谈,是一条准确了解情况的最佳途径,也体现了总局领导对职工的关怀和信任。众所周知,广大职工是海南农垦企业的主体,他们既是企业的生产者,也是企业管理的参与者。胶园“长包”改革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他们对此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十分关注,也看得一清二楚,有想法、有看法也想跟上级领导说一说,总局领导亲自深入农场与职工交谈,这就给了他们一个极好的机会。再者,总局领导下去暗访时轻车从简,不露身份,态度诚恳,职工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毫无顾虑地说,句句都是实话,字字都是实情。这些实话、实情,不亲自深入暗访是听不到的。更主要的是,通过暗访,广泛接触职工,加深了总局领导与广大职工的感情,架起了领导干部与职工鱼水关系的桥梁。其三,领导亲自深入基层暗访可直接了解和掌握到第一手材料,较之听取汇报更准确、更真实。实践证明,不亲自深入调查,光靠坐在办公室听取别人汇报,或者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所了解到的情况不一定是实情。
领导干部亲自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总局领导亲自深入基层暗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这一做法,为各级领导带了个好头,也使我们从中读懂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真正含义。
(邓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