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维持高位振荡
- 时间: 2008-07-17 09:01:0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期货网 点击:
-
前期,天然橡胶期价涨势如虹,主力RU0809合约从4月底的21000飙升到最高时的28495,两个月涨幅超过30%,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但近几日沪胶有所回落,价格在高位连续振荡。笔者认为,天胶后市仍将以高位振荡为主。
供给过剩,期价失去基本面支撑
前段时间,天胶现货价格不断上涨,主要是因为前期国内外因灾害天气导致割胶推迟。而贸易商、消费企业对这一变化估计不足,事先没有备货,使得供给出现缺口,导致价格不断走高。在期货市场上,由于现货价格坚挺,投机商对这一系列突发灾害事件大肆炒作,期价不断创出新高,甚至出现连续涨停状态。但笔者认为这轮上涨已存在过度炒作嫌疑,价格已经脱离了基本供需状况。
从天胶供需情况看,今年全球的供应是过剩的。IRSG在今年5月份的天胶月度报告中指出,2008年全球天胶产量的预测值为975.5万吨,全球消费的预估值为942.6万吨,供应过剩32.9万吨。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今年橡胶产量预估为310万吨,而到2009年产量将增加4.8%至325万吨。供应的不断增加使得整个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众所周知,当一个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会不断下跌。既然天然橡胶在全年的供需状况中已被定位为供大于求的状态,那么它价格上行空间也就有限。
汽车行业低迷,橡胶需求减少
全球汽车市场呈低迷状况。以美国为例,据估计6月份美国市场上的汽车销量按年率计算为1250万辆,创下16年来月度最低水平。受美国经济减速以及国际油价高企影响,美国汽车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美国天然橡胶的进口量约占全球需求总量的6%左右,轮胎销量则超过3亿条,车市不振不但影响美国的天胶进口需求,而且对轮胎的进口需求和合成胶需求造成不利影响,也间接影响到天胶行业。日本汽车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日本汽车团体7月1日汇总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国内共销售各类新车278.6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2%,连续3年同比下降,也是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国内共销售排量660CC以上汽车约177万辆,同比减少0.9%,连续3年下降,虽然降幅比去年有所减少,但销售量仍降至31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在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我国旧轮胎翻新量突破1200万条,再生胶产量超过200万吨,对橡胶的需求也因此减弱。如此低迷的橡胶下游产品市场,进一步预示着期胶价格难以向上突破。
原油提供强力支撑
前期原油的大幅上涨无疑为整个商品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橡胶行业来说,更是直接推高合成胶价格,从而引起天胶期价持续走高。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13年之前,国际原油需求将会以年均1.6%的速度递增。该机构最新一期报告也将2008年的国际原油需求预测由日均8610万桶提高到8690万桶,2009年的日均需求量甚至会增至8770万桶。同时,根据跨国集团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2007年欧佩克原油日均减产35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仅增产23万桶,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则连续第五年下滑。这造成世界原油产量2007年日均减产0.2%。这也是2002年以来全球原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在如此供求不平衡的国际市场下,原油势必继续保持强势,进而继续为天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天胶基本面并不支持其继续走高,上行空间发音受到极大限制,而下方又有强势原油为其提供强力支撑。从技术面上看,天胶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上行突破或回调探底态势,预计未来将继续维持高位振荡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