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8年上半年天然橡胶市场述评
  • 时间: 2008-07-04 02:54:24    作者: 中橡市场 邢民    来源: null    点击:
  • 今年上半年,中橡电子交易市场共销售天然橡胶115582吨,平均每吨24278元,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价格上涨了23.5%,同比价格上涨使橡胶生产业主增加销售收入5亿多元。主产品国际-5号胶系列产品共销售81430吨,占总销售量70.5%,表明天然橡胶产品结构调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国标-5号胶系列产品平均每吨24374元,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4.3%,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5%;浓缩乳胶销售24458吨,平均每吨15853元,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7%,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8%。乳胶系列占总销售量15.4%,总体上看不出产品结构调整有明显成效。海南垦区利用垦区调整加工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使乳胶系列产品占总销售量比重达到2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表明前期产品结构调整基本定型。新开发的子午轮胎胶等系列产品销量仅占总销量的0.54%,处在试探性阶段,在市场上尚未形成商业气候。今年天然橡胶现货市场借助去年底刚刚恢复的高价位,展开了新一年的博弈,一月份很快进入常态,销量正常价格延续高位平稳,平均价每吨22840元。2月26日至4月24日出现长达两个月的反季节冷市,42个交易日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186吨,仅及正常交易量的15.6%,其中有8个交易日完全没有成交。这波反季节冷市的竞争焦点是买卖双方在每吨22000元价位上互不相让,卖方死盯住当时每吨2850美元国际现货价格中的既定利益,宁愿不卖或少卖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导致两个月才卖出国标-5号胶4023吨,历史上非常罕见。竞争的结果如同过去一样,还是国际现货价格发挥了主导作用,迫使市场颓势结束,迎来了5、6两个月的逆向牛市,而且把原先每吨22000元的胶价最高上升至28420元,显示出持续上涨的强劲势头,原本落后的销售进度,到六月底还比去年同期多卖了987吨。市场数据表明:尽管今年至6月30日,还没有突破2006年5-6月间创立的超高价位,但同2006年5月底创造的价格最高记录,才维持几天很快就进入冷市,价格明显下跌的情况对比,今年的情况是5月23日价格恢复到26000元后,到6月底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上涨态势,最高价己达28420元,而且27000元以上价位从6月12日持续到6月底,市场维持高价位的支撑力要比2006年那一波暴涨行情强劲得多,月底以每吨27700元收市,不排除近期有超高价位出现。 天然橡胶价格出现新一轮上升态势,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价格已从2006年每桶70美元上涨至目前143.9美元,上涨了一倍多。众所周知,石油是制造合成胶的主要原料,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共同支撑全求橡胶市场,目前的正常比例是4:6,合成胶一直在主宰全球橡胶市场,但两者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今年1月2日纽约油市价格破百以后,专家的很快做出反应,认为油价每桶200美元不是梦。高盛公司分析师Mlrti先生,2004年曾预言:“未来10年间,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飞涨”。当时油价每桶才40美元,这一预言引起很大争议,可是四年后的今天油价已涨至143.9美元,表明预测是有科学根据的。高盛公司最近的预测认为油价的顶点在每桶200美元区间。欧佩克轮值主席4月28日说:油价可能涨至每桶200美元,同高盛公司分析师的预测基本一致。同在一个时候,俄国石油公司打破沉默,认为明年油价每桶可达250美元。石油涨声四起,已成为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强大助力。有舆论指出,石油暴涨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早在1973年当石油每桶只有3美元的时候,为挽回美元颓势,金融家与跨国公司当年5月开会协商,让国际油价上涨400%。美国众议院能源商务委员会最近报告指出,目前纽约油市70%的投资控制在投机者手中。还有媒体指出:全球油市期货投入的资金达到2600亿美元,为2003年的20倍。加上中东地区争夺石油的战争不断且有扩大之势。上述情况表明,尽管近来出现油价下跌的呼声和信息,但由转移危机、投机和战争三大因素强行推动的油价涨势,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在短期内结束。受其影响,天然橡胶将以钢铁、石油、煤炭四大原料之一的显赫身份,加上随时要分担合成胶面临减产的风险,价格将借助油价上涨继续攀高。二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减速的影响,国家发改委专家认为:全球正进入“通货膨胀恐慌”时代,受其影响,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的货币不断贬值,越南货币贬值已超过30%,泰国货币贬值6%,在通账压力下,胶价不可能独善其身。三是天然橡胶资源供应出现了断层,可能影响今后若干年资源正常增长。天然橡胶价格2002年前5年曾跌落到万元以下,期间2001年跌至谷底,主产品国标-5号胶曾跌至每吨6150元,差点跌破国家牌价;国际胶价跌至每吨473美元为30年新低。受胶价下跌影响,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的冲击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发展“断层”。以马来西亚为例,由于转产和停割等原因,橡胶产量从原来110万吨骤降到2002年53.5万吨,正常的扩种和更新破迫放缓或中断,原有规模也保不住。一般情况下天然橡胶从种植到进入高产期需12年以上,一旦发生种植或更新期断层,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影响资源正常增长。据此,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2002年前5年因胶价下跌出现的“断层”效应,将在2010年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且将延续一段较长时间。幸运的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为了改变天然橡胶主产国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02年开始协商合作事宜,2003年3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式宣布:联合组建三国国际橡胶集团,并当席表明:今后天然橡胶定价由生产国决定。改变了长期由发达消费大国控制天然橡胶价格的被动局面,保护了天然橡胶业主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与天然橡胶地位相匹配的真正价值,国际天然橡胶市场逐步趋向公平。我国天然橡胶业主借助三国集团的强势和中橡电子交易平台发现价格的优势,分享了同样的好处。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只有1240万吨,而届时需求将达到1380万吨,供需缺口上升到140万吨,假如油价真的上涨到每桶250美元甚至更高,天然橡胶的缺口还将增大,将把价格推到新的高位。四是国际天然橡胶现货价格离岸价已上涨到每吨3300美元的新高位,目前执行的选择关税即使是5%,国内天然橡胶的接轨价理应在每吨28000元以上。据此,最近一段时间天然橡胶现货价格维持在每吨27700元是合理的,而且还留有高走的空间。在长期市场观察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当投机价格出现脱离接轨价,给商家留有较大利润空间的时候,商家总是不加选择地跟着投机走,缩手缩脚迟迟不敢入市,白白错过许多机会。而往往是没一会功夫又疯狂地进入高价竞买的旋涡。笔者观察市场多年,觉得有一个道理是永恒的,那就是天然橡胶业主眼睛一直盯着国际现货价格,绝不会在低于国际接轨价的情况下,轻易抛售手中来之不易的产品。五是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今年初遭受持续36天的低温寡照寒害,新割季普遍推迟了一个月,而且寒害后期遭受蠹虫为害,造成一部分胶树死亡,减产已成定局。海南2005年遭受“达维”超强台风袭击,下了很大力气进行灾后恢复,好不容易迎来了全面恢复的第三年,有望取得灾后恢复产量的突破,可是“灾”不单行,又遇上了多年罕见的寒害,到2008年6月中旬,海南农垦的橡胶产量才勉强恢复到去年同旬的水平,就算今后不再减产,也难以挽回寒害已经造成万吨以上的减产损失。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通涨压力加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持农业发展稳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由于天然橡胶属稀缺型资源,而且要随时准备弥补石油暴涨引发合成胶减产的市场真空,分享合成胶因石和油涨价成本增高形成价格上涨的推力,通涨对天然橡胶市场很难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