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农垦长包政策铺开 工人收入翻倍
  • 时间: 2008-08-12 09:02:1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新华网海南频道    点击:
  •   进入新世纪的2008年初,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橡胶开割树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政策,在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内的68个农场的基地公司全面铺开。据了解,在海南垦区凡参加长期承包的农场割胶工人的月工资收入,都比过去翻了至少一至五倍。   最近,海南的有关媒体报道了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深入到琼海、澄迈等市县农场的生产一线的橡胶林段里暗访农场的割胶工人,了解橡胶开割树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政策的落实情况,对个别农场的工作不到位给以了严厉的批评和曝光,此举在海南垦区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农垦干部、职工们的盛赞和拥护。   近日,我们因公走访了海南省国营金鸡岭农场。金鸡岭农场地处海南定安县的中部,距定安县城13公里,距东线高速定安县出口处约1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金鸡岭农场兴建于1970年3月,这在海南农垦已算是晚辈了,农场人口约6000千多人,在职职工1300多人,是个小农场。这里地势开阔、平缓、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较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和天然橡胶。虽说是个农场,但是金鸡岭农场的小城镇即场部的建设搞得很漂亮,像个花园似的,这让我们颇感意外,没想到金鸡岭的办公环境和社区环境这么漂亮。   抵达农场办公楼后,农场场长何启义接待了我们,得知来访意图后,何启义场长介绍说:“这一次的长包改革,是根据海南‘关于顺经营管理体制、重组基层生产单元,全面推行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变职工胶园劳务承包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承包’的要求,为充分调动家庭户的橡胶生产经营积极性,实现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贯彻执行海南省农垦总局王一新局长倡导的‘努力践行农垦企业利益、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最近,工人们拿到长包政策的高工资后都很高兴,生产形势也一路走高,这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在农场党政办主任王耀美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生产第一线的第6队,了解长包政策的落实和职工的收入情况。在6队办公室门口的墙壁上赫然贴着几行大字:“完成上缴、剩余归己、统一收购、市价结算”,在一旁张贴着2008年6月份的工资表,工资表的右上角标明:月平均工资3786.00元,全队34名胶工,6月份岗位承包收入合计199,994.88元;其中6队收入最高的一位是杨陆娟,她6月份完成干胶747.9公斤,应上缴任务为251.692公斤,还剩余496.208公斤,农场按市场价每公斤23元的价格结算,工资表显示她6月的岗位工资收入为11412.78元,扣除生产成本、折旧、社会保险、个人预借款等等之后,6月份杨陆娟拿到的可支配的现金收入是6,341.54 元。该队6月份高收入的还有陈宗华5,710.55元、王法云5,655.09元、劳琼梅5,260.05元,该队6月份收入3022.53元以上的胶工有15位,占34位胶工的近半数,约为45?。而近邻场部的金鸡岭4队胶工6月份的月平均工资为3766元,收入最高的胶工是王梅娃5172.52元,4队6月份工资3031.72元以上的胶工有12位,占22位胶工的半数以上,约为55?。   金鸡岭农场6队队长程守茂说:“农场从建场到今天,割胶工人割了20多年胶,今年的这一次是我看到的割胶史上收入最高的一次” 。6队胶工陈宗华说:“割了这麽多年胶,这次一个月拿了近六千元,好高兴啊!现在这一个月相当于过去干半年的收入啊!感觉除了政策不同外,其他劳动过程都一样,还是目前农垦的这个‘长包政策"好,实惠!”。   金鸡岭农场党委书记符祥斌说:“这一次橡胶开割树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政策是按照省农垦总局和集团公司的部署做的,我们考虑的是先把职工的碗装满了,再解决干部的效益工资问题,这一个月,有些胶工领了五六千元,而我们连队的队长工资是900多元,机关科室的科长们也只是1000多元的工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