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家庭承包割胶,让胶工腰包鼓起来了
- 时间: 2008-08-18 08:56:11 作者: 陈飞 来源: 人民网海南视窗 点击:
-
“真是想不到啊,割一年胶竟然赚了4万多元钱。”已在农场割胶十多年的广坝农场十三队胶工黄怀勇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其实,不敢想的还不止黄怀勇。海南农垦今年在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所属的68个农场全面推行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后,凡参加长期承包的农场割胶工人的月工资收入都比过去翻了一至五倍。职工们信心十足地说,“像这样承包下去,我们的腰包不鼓才怪呢!”。
据了解,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是今年海南农垦推行的一项重点改革。核心是实行“定量上缴,超产归已,市价结算”,承包的期限是“自双方签订承包责任书之日起至橡胶更新时止”,出发点是“先把胶工的碗里装满,才考虑干部碗里的”。
早在2003年,垦区就着手国有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但因限于当时改革的内、外部条件均不成熟,垦区经济对橡胶产业的过度依赖,增加胶工收入这个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一些地区这方面的改革难以推进,成效也不明显。
这次实行职工家庭长期承包,从机制上保证了胶工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承包后,职工家庭除了上缴企业部分外,剩余的全是自己的,这部分产量按市场价格收购结算,职工算得清,拿得明。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胶工对胶园的关切度。取消价格“双轨制”,按“市价结算”,对胶工爱胶管胶护胶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胶工的短期行为,降低了护林保胶的压力。
金鸡岭农场场长何启义说,这一次的胶园长期承包改革,贯彻执行了王一新局长倡导的“努力践行农垦企业利益、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了家庭户的橡胶生产经营积极性,是一次彻底的改革。职工们拿到长包政策实行后的高工资都很高兴,生产形势也一路走高,这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悉,海南垦区许多农场在推行了国有开割胶园职工家庭的长期承包后,出现了职工生产积极性高,职工收入高,干胶产量高的新气象。大丰农场在推行长期承包中,为将农场的让利惠及所有胶工,农场在核定岗位上缴产量时,注重平衡承包高山与平地、远与近、高产与低产岗位的胶工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平衡胶工的心态,使得广大职工支持拥护并且踊跃承包岗位。橡胶开割以来,该场干胶产量稳步上升,6月份全场完成干胶269.09吨,与去年同期对比多产24.94吨,增幅10.2%。全场胶工平均劳务收入5852元,剔除各种费用后实际收入4052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2531元,增幅161%。西联农场经过5、6月两个月的运作,承包户割胶劳均收入5367.4元,与去年同期2448元比增收2919.4元,增幅达119.3%。
为了了解橡胶开割树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政策的落实情况和职工对胶园长期承包的想法,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时常深入农场橡胶林段里暗访农场割胶工人。“如果超产不给你,你就打电话……”这是张力夫“暗访”时常对职工说的一句话。
海南农垦还成立了12个专项督察组,对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工作进行明察暗访。查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解决问题。
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让6万多名胶工获得了实惠,胶工收入普遍大幅度增长。收入高了,胶工的担心也随之而来:橡胶长期承包政策会不会有变化?
对此,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斩钉截铁地表示,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政策长期不变,并将提请省人大以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确保这一政策的长期稳定实施。
局长的的承诺就是职工的定心丸,当在基层“暗访”的张力夫问大丰农场4队职工腾宁祥“承包改革好不好?是打算赚一笔钱回老家,还是继续在农场干?”时,腾宁祥说:“这样的收入,这样的承诺,就是拿棍子赶我也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