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油价直逼百元关口 商品市场纷纷破位
  • 时间: 2008-09-16 01:56:4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证券日报     点击:
  • 近阶段,在美国次债危机尚未平息且继续蔓延、美元升值利空背景下,全球原油市场深幅回落,美原油跌破110美元/桶整数位,逼近100美元/桶整数位关口,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呈现联动走弱态势,商品能源概念也趋于淡化。   前期,受诸多利多因素迭加作用,全球原油市场价格迭创新高,并一度突破140美元重要整数位关口,随即又在147美元高位遇阻并深幅回落,其主要因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美国经济陷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原油和粮食价格飙升,引发美国对原油需求消费疲软。地缘政治紧张明显缓和,伊朗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目前原油日产量约为400万桶,而整个欧佩克日产量大概为3000万桶,伊朗占据13%以上的比重,伊核问题走向成为油价走势关键。美国自身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军事上又是深陷伊拉克泥潭,伊朗不是伊拉克,因此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可能性不大,而对以色列而言,是绝对不能允许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存在,以伊矛盾逐渐激化,而战争一旦打响,油价必然将再次狂飙无疑,不仅伊朗原油生产会中断,伊朗还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输送通道,该海峡每天输出石油1300多万桶,这将使国际市场出现15%以上原油短缺,因此,实际上美国也不会公开鼓励以对伊动武。   为减轻全球及美国内原油价格压力,美伊双方举行会谈,伊核危机明显趋于缓和,而布什宣布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也导致美原油供应增加预期强化,另外,美联储暂停降息,虽未升息,也使美元走势低位遇撑,对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市场构成偏空影响。由此诸多利空压制,引发基金在原油市场回吐多单,并适时沽空,由此导致原油深幅回落。   而作为全球商品市场主要风向标的国际原油市场短线走势由涨转跌,作为国际国内商品市场一个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也使商品价格短线易跌难涨。 工业品方面,由于供需转空、尤其是美房地产持续低迷、中国宏观调控压力沉重、消费疲软、出口退税降低或被取消,矿山罢工利多被淡化,行业减产和能源成本坚挺双重利多被消化,而全线单边下跌。其中沪金AU812跌破170元,沪铜CU812跌破55000元,沪铝AL811跌破17000元关口,沪锌ZN811跌破14000元关口,沪燃油FU811跌破4400元关口,沪胶RU811跌破22500元,聚乙烯L901跌破12500元,PTA811跌破7400元关口,可见包括贵金属、基本金属、能源化工在内的工业品均处于全线单边深幅重挫行情之中。 笔者分析认为,原油持续深幅回落,美原油跌破110美元,逼近100美元,对商品市场各品种走势产生的助涨助跌共同效应逐渐显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原油弱势对国内市场缓慢加重,国内为缩减内外价差,落实提高成品油价格和增加补贴等措施,导致国内用油消费减弱,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走势。其二,尽管美国通过能源法案,但国内强调粮食安全重于能源安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的能源消费开发将受到严格限制,国内粮食消费仍以维持传统的食用需求为主。其三,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改,可能导致国内油价弱势放大。   作为全球主要的工业、农业及其他行业原料、燃料,原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始终牵动着下游行业的市场运行,影响着下游商品市场供需关系。油价短线回落,导致商品原料生产加工成本下降,而且还导致具有替代能源的品种走势受到压制。   实际上,原油不但是有色金属铜铝锌的主要开采冶炼加工运输的能源,而且是农作物耕作收获的能源,而且还是期货市场诸多品种的上游母产品。   工业品方面,原油可以加工成燃料油,通过石脑油,提炼出聚乙烯,也可以提炼加工出PTA。软商品方面,原油可能提炼出合成胶,原油回落,导致天然胶需求消费减弱,由此促使天然胶价格走弱,原油还是化纤的主要原料,原油下行,促使化纤价格回落,缩减棉花需求消费,带动棉花价格走弱。 除此之外,原油作为商品市场中一种主要的商品,对商品市场无疑具有领头羊和风向标的作用,原油市场价格遇阻回落,还将减缓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吸引投机资金追涨杀跌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市场,商品消费性需求变化引发投机性需求变化,从而使商品市场供需关系在利多利空之间反复转换。由于原油牛市进入中后期,将对商品市场产生反向利空作用,则油价涨幅与国际国内GDP增长幅度将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态势,由此而促使全球经济加速衰退,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并使商品需求消费全面缩减,从而使商品市场全面由牛市转变为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