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树品牌后做产业 澄迈特色农业的“包装”经
- 时间: 2008-09-18 09:33:0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一进入西线高速公路,路边3块由澄迈县政府制作的高耸、巨大的路牌广告会立即跃入人们眼帘,其中一个是澄迈福橙的广告,一个是海南和牛的广告。
福橙与和牛,是澄迈众多农业品牌中的两个。作为我省的农业大县,澄迈已走出了一条新的农业发展之路――品牌制胜。
制胜奇招――先树品牌后做产业
澄迈福橙是2003年才在澄迈县福山镇试种成功的一种优质橙。到去年底,全县种植面积才6000千亩,其中4000亩挂果,总产量也仅1.5万吨。
然而,它却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得益于澄迈在福橙上采取的“先树品牌,后做产业”的做法。
几年来,澄迈各方早通过种种渠道为福橙争取到了响亮的名头。去年11月,澄迈县被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委员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澄迈福橙之乡”,福橙被中国农村合作经济高层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国宴特供水果”,成为我国进入人民大会堂招待宴会的唯一橙类产品;被国务院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等部门评为“全国最具特色产品”等等。
去年12月的海南“海交会”上,澄迈县热带水果协会与法国“家乐福”(海口)超市一次性签订750万斤、总价值4500万元的福橙购销合同,同月的北京福橙推介会上,澄迈县政府与北京的水果批发市场签订了价值4500万元的订货合约。
为确保澄迈福橙这一品牌经久不衰,该县组织专家制定了《福橙种苗》《鲜福橙》《福橙生产技术规程》等3项地方行业标准,力争2009年后实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划定700多亩土地建设福橙研究所与技术服务中心,当前主抓种苗提纯复壮工作。
比起福橙,澄迈对于“海南和牛”品牌的塑造工作更显得未雨绸缪。和牛肉在国际市场相当走俏,售价为每公斤2000元人民币。去年秋季在澄迈县繁育成功,目前存栏量为250头左右。尽管离真正进入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澄迈县已经早在半年前就在省内重要交通枢纽旁立起“海南和牛”的广告牌。有力抓手――发挥农合组织作用作为我省的农业大县,澄迈有苦丁茶、白莲鹅、无核荔枝、香蕉、福澄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农产品。其背后几乎都有各自的协会作坚强后盾。
去年9月,澄迈县白莲鹅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会员达103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发展生产。起到龙头作用的新华达白莲鹅种鹅场,年产鹅苗60万只,其中发放到会员中的鹅苗有35万只。企业在合作社内部先垫资投放专门研发的饲料,以优于市场的价格到期回收会员的成品鹅,集中进行育肥,减小了当地鹅农的投资压力和市场风险。
有了合作组织做载体,政府的专项经费也能得到更好落实,今年初,白莲鹅专业合作社经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白莲鹅研究所,县政府提供部分经费,开展白莲鹅科学繁育工作。
目前,澄迈县老城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白莲鹅养殖基地,年产值过亿元。白莲鹅也成为我省响当当的畜牧品牌。
不断出新――打造富硒农业概念
澄迈福山一带土壤含硒非常丰富。而富硒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很受热捧,价格往往比不含硒的同类产品高出许多。
2006年底,县里把福橙送到中科院进行药理鉴定,结果报告称:“福橙为富硒食品,经常食用可起到防癌、抗癌、美容、抗衰老之功效。”
福橙的“富硒”,缘于它生长的福山火山岩红土地。在这里生长的澄迈万昌苦丁茶同样富硒,并经企业多年努力,于2006年获得“火山岩”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那时起,澄迈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打造富硒农业概念。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创新设想,澄迈县将联合海口、临高等火山岩地区,共同打造火山岩富硒农产品品牌。目前澄迈县已委托相关科研单位绘制富硒农业产业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