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助推器”
- 时间: 2008-09-24 10:27:5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广西电视网 点击:
- 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正式启动。除了需要建立从谈判到决策的解决机制外,自贸区还需要把政策和规划蓝图转化为双边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增长,需要一个让政府与企业直接见面,企业与企业直接见面的平台。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诞生从根本上解决了让中国与东盟双方谈判成果落地的问题,为自贸区成员国之间加深经贸合作开辟了渠道。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紧扣“早期收获”计划这个主题,为农产品开辟了专门展区,东盟各国的优质水果和农产品得到了直观的展示,中国商家和消费者对东盟的特色水果和农产品有了直接的了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则全面配合自贸区降税计划,重点展示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五金建材、轻工工艺、农产品和食品五大类商品,70%以上属于降税产品,极大方便了中国和东盟企业展示各自的优势产品、特色商品。 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明确了中国与东盟合作与发展方向,是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起点。第三届博览会首次出现了东盟国家使用独立展厅作为本国专用商品馆,充分显示了东盟国家对博览会的日益重视。
为了配合自贸区降税进程,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把参展商品集中到中国与东盟互补性强、成交活跃的行业上,突出降税商品。从第四届起,每届博览会都选择一个中国与东盟的重点合作领域作为主题,突出特色,推进合作。可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正式实施,约7000种税目的商品开始实施全面降税。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做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
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表示,五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始终紧跟自贸区建设进程,展示商品98%以上为降税商品。第四届和即将举办的第五届博览会结合《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分别将港口合作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合作确定为博览会的主题,务实推动物流和信息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企业通过参展参会,切实享受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实际利益。
随着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也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1059亿美元,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25亿美元,三年间年均增长24.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东盟已成为中国第4大贸易伙伴。今年1-6月,双方贸易额达11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超过中美贸易12.6%、中日贸易17.9%的增速。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东盟将很快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