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印尼《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广东经贸合作前景亮丽
  • 时间: 2008-09-05 08:44:3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印尼《国际日报》    点击:
  • 应印尼商贸部邀请,中国广东省约600名企业家,由广东省首席领导人汪洋先生率领,于9月3日傍晚抵达雅加达,与印尼政府官员与800名工商企业界翘楚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洽谈会,为期三天,将签订至少 20项商业合同,总值 5亿 4000万美元,这对任期尚有一年左右求资若渴的尤--卡政府,以及对印尼欲振乏力的经济是一支强心剂,对广东省经济也是一场甘露。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无非是各自利用本身优势共创财富,互利双赢。   印尼拥有丰富多样的天然资源与广大的市场,但缺乏资金与技术及专业人才,而广东省是全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是全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1978年?2008年),广东省在 29年来年均经济增长为 13.7%,1990?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 14.4%,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约 3900亿美元,与印尼国内生产总值( 3957万亿盾)几乎相等,广东省有四个城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的地方生产总值超过 3000亿元人民币,深圳特区人均生产总值 8815美元,居全中国之首。   商贸部长冯慧兰选择广东省来印尼开拓商机,实在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印尼与广东省地理位置相近,广东省人民与印尼各地各族人民自古有商贸关系与人员来往,印尼华族国民中有不少人的根是在广东,他们可以成为印尼与广东之间发展商贸合作的桥梁。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迅猛,外来民工骤增,人口上升,面临土地、粮食、能源、劳工短缺的困难,印尼在这方面或可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汪洋先生在 2007年底由重庆市委书记调任广东省委书记,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重量级政治人物。他甫到广东上任,便提出要以 1978年改革开放时“杀出一条血路”的开拓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标准审视自己。汪洋是位实干型领导,他到广东工作不足一年,便跑遍了全省各县市乡镇,实地调查研究,指出广东省发展模式有五大不足,一是社会事业和管理相对滞后,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仍属粗放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协调与平衡,四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五是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有待提升。汪洋号召广东省企业家要走出去,他选择印度尼西亚作为他出掌广东省以来第一个出访地点,显见他对印尼经济潜力有充分信心。广东省政府计划,全省到 2011年的经济总量要达到 4万亿元人民币,全省人均生产值要达到 4万元,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   印尼与广东省合作共富的空间十分宽广,主要阻力可能是狭隘的本土主义,担心外人掠夺国家资源。实际上,任何国际间经济合作都是互惠互利,互补优势,共创双赢。   祝汪洋书记一行一帆风顺,马到成功,祝印度尼西亚?广东省经贸合作洽谈会取得辉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