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龙江分公司去年生产干胶6804吨
  • 时间: 2009-01-09 03:40:53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网    点击:
  •      海南农垦网消息:与原珠碧江农场整合后的垦区产胶大户----龙江分公司2008年在遭遇50年罕见的寒灾袭击和发生小蠹虫病的危害影响,致使橡胶生产推迟一个月开割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狠抓科学管养割,全面推行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干胶生产迸发出强劲的产胶势头,再次展示出产胶大户的雄风。2008年,该分公司完成干胶6804吨,占计划104%,且全年平均干含高达31.4%,呈现出高产量、高干含的良性发展喜人局面。

         积极稳妥地推进胶园长期承包。为实现科学定产,该分公司依据2004年胶园长期承包招投标数据,综合近三年的实际产胶量算出理论定产,再由分场(作业区)、生产队根据分公司下达的理论定产,结合胶工思想和技术、岗位胶树现状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为避免因定产不准造成胶工收入悬殊的问题,该分公司允许生产队留有1-3%的余地,在实施承包中跟踪微调。由于定产科学,胶工不仅收入高,而且区队间的收入平衡,形成了胶工收入高、产胶积极性高、干胶产量高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2008年,分公司1822名胶工平均工资达到了2万多元。

         以产胶动态分析指导生产。该分公司坚持每月、每周、每天分别召开一次全场性的、有公司领导参加的作业区的和生产队胶工的干胶生产动态分析会,以分析结果作为科学依据指导割胶生产。分公司领导尽管事务繁忙,但每周仍坚持参加各自联系片区的干胶生产动态分析会,做到及时掌握生产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也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现场指导和管理,促进了产胶动态分析会形成制度化。在此基础上,该分公司还充分发挥与原珠碧江农场整合的优势,综合两场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去伪存真,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

         向割技要产量。落实开割前新老胶工技术培复训,胶工技术检查,割胶辅导员考核,生产队集中胶工磨刀等“四项”制度。同时,掀起向全国割胶状元刘金凤学习的热潮,积极组织开展“学状元、比状元、赶状元、超状元”的活动。通过分别举办割胶辅导员、胶工夫妻技术比赛,以比赛促技术,形成了人人“重技术、比技术、向技术要产量”的良好氛围。2008年,全公司胶工技术合格率达98.6%,一、二级率占90.2%。

         狠抓胶园肥管工作。一是重施化肥。全场168万株开割树,共施化肥3360多吨,株均2公斤。二是加大有机肥投入。在保证全场积备牛栏肥1.5万吨,每个树位施足3吨有机肥的常规管理上,继2007年投资到附近两家糖厂购买2万多吨糖滤泥之后,2008年又从附近三家糖厂购进近4万多吨糖滤泥,使开割树株均施有机肥达30公斤以上,盖草5.92万吨,株均盖草40公斤。三是配方施肥。根据“两院”专家对各生产队胶园的“营养诊断”结果,科学调配化肥元素,增施了30吨生物菌肥。四是培养高产树。通过采取义务献肥、施肥的方式,在全体胶工中组织开展每人培养一个高产树位的活动。

         落实干部问责制。该分公司把完成干胶生产任务列做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实行问责制管理,并通过落实干部层层包干联系制度,促使分公司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干胶生产的局面, 也确保了配药、分药和有效刀数干部跟踪监督制度的落实。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确保职工生产生活正常开展。因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胶价大幅下跌,从11月份开始,胶工收入明显降低,影响了部分胶工的生产生活。为此,该分公司立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及时组织机关科室下联系点,深入细致地做好胶工的思想工作,提高胶工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化解胶工的思想压力;二是及时动用风险储备金和定产时预留的1-3%的余地,对少数月收入不足500元的胶工补足500元和适当微调定产产量;三是及时出台《关于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出差费用的规定》,压缩非生产、非民生性开支,全公司上下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职工生产生活上。

          加强护林保胶,营造良好生产环境。一方面是强化内部管理。胶园“长包”后,该分公司没有以包代管,而是继续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给个别问题胶工“打预防针”和分析利害关系,使之产生“不敢偷、不可偷、不想偷”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搞好场乡联防。该分公司组织工作组长期深入农村做群众宣传教育工作,与乡镇领导、周边农村干部经常召开护林保胶座谈会,交流场乡护林保胶情况,建立联防机制,共同打击偷胶非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