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轮胎特保案”后杀机四伏
  • 时间: 2009-10-14 10:03:48    作者:    来源: 半月谈    点击:
  •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次年为30%,第三年为25%。这一特保案的“原告”美国联合工人工会并未就此罢手,又于9月23日对中国铜版纸向美国商务部提起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申请。此前的9月17日,美国钢铁公司又申请向部分中国钢管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轮胎特保案”产生示范效应

        “此例不可开!”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沈金荣表示,“轮胎特保案”的威力不仅会让中国轮胎止步美国市场,而且会引发一场抑制中国轮胎的“大合唱”。

         对此,浙江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一方面奥巴马的裁决鼓励了美国国内诸如钢铁、服装纺织品、鞋类等劳工组织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其他国家也会趁机跟风。

         目前,“轮胎特保案”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美国人已经盯上了钢铁和造纸,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发难。巴西本月初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部分型号小汽车用轮胎征收每千克0.75美元的附加税,实施期限为5年。阿根廷则相继对中国产的自行车轮胎、餐具、聚酯纤维和纺线等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欧盟9月24日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分别高达39.2%和30%。“高档产品”

         同样难逃一劫

         此前的案例给国人留下了一种印象,那些价格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诸如服装、纺织品、鞋类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但是“轮胎特保案”表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正在成为新一轮受害者。

        “我们总认为中国产品因为档次低,所以价格低廉,所以被反倾销。”沈金荣分析说,“但是轮胎是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于一体的产品,中国的轮胎制造技术是世界一流的。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的竞争力强,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价格低。如果中国出口的中高端产品损害到当地产业的利益,他们同样会挥起贸易保护的大棒。”

         浙江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提起了另一个案例,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发起的首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双反”调查,矛头指向石油钢管。“石油钢管不是一般的钢铁产品,它是高端的钢铁产品,在耐高压、耐腐蚀性等方面技术含量很高”。

         张勇分析说,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转移到国外,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又是这些国家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因此,打击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吃力不讨好的买卖。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还得靠技术密集型产品吃饭,因此发现中国同行竞争力一旦上升,必欲除之而后快。“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之所以会在输入国遭遇贸易摩擦,原因就是它的竞争力对所在国的国内产业构成了威胁。美国过去打压过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现在开始打压中国”。贸易摩擦明年或现高潮,

         需积极妥善应对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龚柏华告诉记者,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正越来越多地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调查。贸易调查往往比出口限制措施早12个月至14个月,2009年上半年调查数量较2007年上半年几乎翻了一倍,这预示着2010年将出现一波新的保护主义浪潮。

         张汉东表示,对于可能到来的新一轮贸易摩擦高潮,适当的反制是必须的,能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方式,也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他建议,针对贸易摩擦,更可取的办法是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寻求解决争端,特别是可以诉诸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成立专家组对对方的贸易救济措施进行审查,同时,也可以通过双边磋商机制谋求解决,例如通过两国间的高层互访以及经济对话等形式。

         张勇则认为,要改变我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被动状态,必须具备“料敌之先”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对方可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信号,然后通过民间和官方的交流协商,防患于未然。因此,浙江省商务部门正在全省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国际市场有较高依存度,产品易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产业,由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牵头建设“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目前,浙江省已建起了50个预警点,初步形成了一张预警网络。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