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两周沪胶冲高回落几率大
  • 时间: 2009-11-17 08:57:30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经过10月和11月上旬的乏味振荡后,沪胶最近几个交易日终于向上突破,主力1003合约一举攻破20000元大关,且形成加速上涨态势。反观目前全球多数商品仍保持振荡或缓慢盘升走势,天胶的爆发力源于何处呢?笔者认为,无论从目前天胶的基本面还是金融属性看,都很难对此作出解释,更多的还是沪胶自身的特性使投机资金力量比较容易打破合理的平衡,而多头相对凶悍的操作手法则造成了短期价格的剧烈波动。然而,大家都熟知的一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商品价格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地偏离真实价值,但过分偏离之后必然会理性回归。

           国际橡胶(资讯,行情)研究组织(IRSG)11月初的报告预计,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为956万吨,较2008年的1008.8万吨下滑5.2%,201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将回升至971万吨。IRSG此前预期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预计下滑2.3%至965万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天胶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已经形成,2010年全球天胶消费虽将出现回升,但幅度有限,甚至低于2008年的水平。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国际橡胶研究组织对未来一年的天胶消费并不十分乐观。

      国内市场,截至11月1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期所天胶库存总计129867吨,较前一周增加9170吨,目前的库存量是2004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国产胶产量的明显提升、国产胶使用领域的逐渐收窄及天胶需求的放缓是造成今年下半年国内天胶库存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也许有人要问,目前国内汽车产销数据屡创历史新高,何来的天胶需求放缓?不错,国内汽车业的复苏是今年国内经济复苏的亮点之一,这说明未来国内对轮胎乃至橡胶需求将继续上升。但是,目前最直接反映国内天胶需求的还是轮胎生产,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对国内轮胎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已是不争的事实,部分轮胎厂商已经降低开工率,而一些没有降低开工率或降幅相对不足的轮胎厂商已经出现轮胎库存再度积压的现象,个别大的轮胎厂商库存甚至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降价促销情形开始出现。而且,目前正值冬季,北方雨雪天气逐渐增多,轮胎行业正处在一年中的消费淡季,加之临近年关,全国轮胎经销商不会再度大量备库,轮胎消费的下降将导致轮胎厂商库存消耗速度放缓。这样一来,各大轮胎厂商很有可能在随后几个月中继续降低开工率。其实,最新的进口数据已经明显反映出国内天胶消费减少的迹象。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10月份我国天然橡胶(包括胶乳)进口量为10万吨,环比出现近38%的降幅,当月合成橡胶进口量环比减少30%。与此同时,国内天胶库存并未削减。所以,这并不像有的分析言论所提到的进口下降是因为国产胶消费提高了,而是因为国内需求放缓了。

      从历年来看,11月份往往是胶价易跌难涨的月份,因为国内产区在这个时段并未进入停割期,而此时东南亚产区正是割胶旺季,市场供应异常宽松。以沪胶指数为例,在2002年至2008年的7年中,只有2002年11月份出现上涨,涨幅为6.72%,其余年份的11月均呈下跌走势,而且2003年和2008年的11月份均出现了17%以上的跌幅。因此,虽然到目前为止,今年11月份价格已较10月份上涨5.7%,但季节性的波动规律并不支持胶价在本月出现巨大涨幅。笔者认为,在随后的两周中,沪胶出现冲高回落的几率较大。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