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涨势恐将完结
- 时间: 2009-12-01 09:04:38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时间里,沪胶在11月份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今年却以10%左右的涨幅打破规律,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涨行情。自11月12日沪胶成功突破20000元大关后便一路过关斩将,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快速涨至22000点上方,期间几乎没有任何调整,多头优势明显。
面对如此快速的上涨,市场对沪胶后期的走势产生忧虑,价格是否已对当前的利好因素过度透支,其与基本面的脱节能持续多长时间,资金的后继力量能否维持价格在当前的高位运行呢?
价格已透支基本面利好因素
从全球范围看,今年以来,天胶自身供求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偏紧状态,即使在传统的供应旺季,东南亚天胶供应也因为天气和人为干预等因素而较历史同期有较大程度下滑。根据全球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的统计预测,今年全球天胶减产已成定局。
但是,全球范围内天胶产量下滑对价格的利好影响已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一利好已被市场充分消化,其对胶价后期走势难以提供持续支撑。近期由于天胶期货价格快速上涨,导致现货商惜售情绪加重,从而使得天胶现货价格也快速走强,再加上套利和套保资金的介入,现货成交保持稳定,造成了市场虚假繁荣的景象。实际上,在轮胎价格无法涨价的前提下,下游橡胶(资讯,行情)消费企业是无法接受胶价两个月来近700美元涨幅的。因此,笔者认为现在天胶期现货价格都已透支了基本面的利好因素。
资金回笼恐使泡沫提前破裂
另一个支撑胶价在今年11月份出现大涨的原因是目前宏观经济面的特殊背景。今年是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第一年,通常情况下,经济复苏初期往往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大幅反弹。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商品的金融属性主导着价格走势,单个品种的季节性规律因而被弱化。
另外,这一次是世界各国在应对危机时最积极的一次,投入了大量货币进入市场。虽然各国政府的本意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但在复苏初期企业开工和实际需求尚未明显回升,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是难以避免的。
沪胶在11月份的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在持续增加,在价格上涨最快阶段,总持仓量曾达到31.9万手,创出该品种上市以来的最大持仓量。资金在本轮胶价上涨过程中是绝对主力,决定着短期价格的方向,甚至可以将价格暂时拉离基本面能支撑的高度。
但是,随着年底的临近,资金回笼需求增大,投资者将开始结清头寸,集中平仓的出现有可能导致价格泡沫提前破裂。为避免通胀抬头,中央政府最近也是动作频频,虽然在口头上仍强调维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但实际上最近出台的政策中很多都是在收紧流动性。中国银监会上周一发布严厉警告,要求各家银行严格遵守资本要求。这是经过一年井喷式放贷增长后,政府对金融体系风险积聚感到担心的最新迹象。此外,中国外汇管理局上周三也发布声明,收紧当前对个人跨境结售汇业务的管理规定,这是其在打击投机性资本流动方面的一项最新举措。
随着政策面逐渐向收紧流动性方面倾斜,国内股市上周出现大幅振荡,沪深300指数累计回调幅度超过6%。股市的大跌拖累国内商品市场陷入动荡,前期上涨过快的品种纷纷从高位回落,并跌破近期的主要支撑位。沪胶盘中频频跟随股市跳水,并且在上周五连续跌破5日和10日均线支撑。股市和商品市场因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而大幅跳水正好说明了此前一轮上涨的泡沫成分居多。
本轮资产价格飙升更多表现在虚拟经济领域,难以在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上寻找到足够依据和支撑。资产价格如此过快上涨也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实体经济的复苏成果,而且为下一步宏观经济运行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沪胶已基本完成上涨目标
技术上看,在11月12日成功突破20000元大关后,沪胶完成了前期较大的中继“头肩底”形态,按照“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的理论和时间空间转换的比例,沪胶的预期上涨目标大致在23000元左右。如果大多数人都将目标定在这一点位,那么到达该点位的几率反而不大。可以说,目前沪胶已基本完成上涨预期目标,虽然尚未有明显顶部迹象出现,但上方空间不会很大,后市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态度。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