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一增一减” 刚性需求利多胶价
- 时间: 2009-12-18 08:44:06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汽车——轮胎——橡胶(资讯,行情),这是一条从最终产品到基础原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天胶消费量最大的是汽车工业,约占天胶消费量的65%,其中大部分消耗在轮胎生产之中。因此,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下游天胶的需求和价格走势。目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于作为汽车关键零配件——轮胎主要原材料的天胶及其产业而言,无疑将从中获益很多。
我们来关注一下最近国内汽车产业的两个重量级信息:第一个信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汽车销量为133.77万辆,同比增长96.34%。产量为139.14万辆,同比增长104.20%。1-11月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为1226.58万辆和1223.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59%和49.70%,同时突破1200万辆。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推算,受惠于国家的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以及汽车下乡政策提振,今年全年政策性拉动销量增长为260万辆。第二个信息,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年底,减按7.5%征收。此外,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至5000—18000元。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退却,经济复苏仍处于萌芽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市场仍然供需两旺,这主要是归功于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如购置税减免和汽车下乡等刺激政策。而国家对2010年的汽车产业刺激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下又做出一定的调整,这又将对作为汽车和轮胎生产上游原材料的天胶的价格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此次“政策微调”的关键点在于,“以旧换新”补贴大幅度增加。业内都见识过美国市场在今年夏天“以旧换新”对车市的刺激作用。今年中国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关键在于补贴幅度只有3000—6000元,导致吸引力明显不足。但在过去数月,“以旧换新”还是带来10亿元的新车消费额。若国家政策性补贴加大——大幅提高至5000—18000元,再加上汽车制造企业实行一定的营销补贴,则“以旧换新”政策不但可以弥补购置税提高2.5个百分点对车市销售的损失,而且有足够的实力取代购置税优惠成为明年车市增长的关键所在。
其次,针对购置税优惠减半,有的意见认为这是一个利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较小的利好,原因是:(1)购置税减免得到延续;(2)虽然减免的幅度减少了,但依然比未实行减免之前10%的幅度有所优惠。明年的购置税减免政策虽然由于优惠幅度减少对车市的刺激效果会打折扣,但整体来说,它仍然是一个促进销售的利好因素而不是相反。
再次,汽车下乡也将是明年的“重头戏”,今年“汽车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对相关车型如微型客车和轻型卡车等车型的销售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拉动内需效果良好。汽车下乡在2010年政策的延续不变也将给明年车市销量带来一定利好。
国际市场上,天胶的原料价格随着日胶的下挫也出现了明显回落,泰国的生胶片价格在过去的一周跌了约3泰铢/公斤,跌落到了80泰铢附近。当前由于已接近年底,虽然东南亚主产区原料供应逐渐增多,但许多原料商、贸易商和下游工厂都要进行年终备货,以备来年停割期的库存,加上前期胶价节节攀升处于年内新高,许多买家处于观望状态错过了采购的时机,市场当前存在相当大的补库压力。而且,欧美日等地车市持续好转,整体需求保持旺盛,市场存在刚性的采购需求,这将对胶价形成坚实的支撑。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