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势不稳警惕胶价冲高回落
  • 时间: 2009-12-23 12:01:24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12月初以来,商品市场在美元跌势反转的带动下经历了大幅波动。在美元脱离底部后,商品市场的第一反应是普遍的偏空气氛,原油和黄金的跌势尤其显著。随着美元脱离底部继续回升,基本面较好的品种开始摆脱了美元升值的束缚,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上海天然橡胶(资讯,行情)合约在12月上旬随商品整体冲高回落调整后,在关税调降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刺激下于上周再次发力上攻并不断创出新高。其走势受美元强势和原油回落的影响较少,期现两市同时走高,这和其偏暖的基本面是分不开的。同时,通过对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橡胶停割期行情所依赖的基本面在后期的变化中存在隐忧,橡胶涨势很不稳定,投资者应警惕沪胶后期随时可能出现的回落调整行情。

           从基本面的供应层面看,橡胶本轮上涨行情有季节性特点,受停割期供应减弱的影响较大。国内每年从11下旬开始逐渐进入停割期,橡胶内部供应要经历4个多月的空窗期,此期间的供应完全依赖库存和进口。而东南亚橡胶价格要受到政府调控价格、限制供应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受风灾及全球暖化的影响,胶树汁量降低、橡胶上市量减少导致今年以来橡胶价格不断上涨。其中,3个橡胶主要生产出口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橡胶生产量共达639万吨,与2008年产量691万吨比较,降低50万吨,减少7.4%。目前泰国原料胶价格已经超过了政府保护价80泰铢/公斤,但仍然在继续上涨,3级烟胶片价格年比增长40%,目前期货价格98铢/公斤,预测12月底至2010年初,价格有机会涨到100铢/公斤,折合3010美元/吨,按这一价格和新颁布的烟片胶进口关税计算,完税进口成本将超过26000元/吨。

      在国内进入停割期的同时,东南亚橡胶产区则进入橡胶增产季节,增产幅度可达到20%以上,持续到来年2月。主产国橡胶供应增加预计在后期能够抑制橡胶价格的进一步攀高,并且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

      从需求层面看,在全球经济迅速复苏进程中,汽车行业在各国消费刺激政策影响下是领先复苏的行业,国际市场对橡胶的需求连续增加。其中中国火爆的车市更是直接带动了轮胎消费,促进国内橡胶价格攀升。据预测,由于经济复苏及汽车工业好转,促使轮胎需求量上升,到2010年橡胶使用量将提高3%—5%。而2009年全球的橡胶使用量达930万吨,生产量为940万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9月26日开始实施的美国对中国轮胎的“特保案”加收关税的影响已经实质性的影响到中国的轮胎出口企业。中国输美轮胎量、值已开始出现大幅下滑,9月环比降幅超过20%,中国轮胎出口总量输美比例也由30%—31%%降到24%。据国家统计局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轮胎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2.7%,至4015万条。11月产量大幅逆转了10月和去年同期的增势。从1—11月中国累计生产5.104亿条轮胎,同比增加9.8%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前10个月保持增长的背景下,11月开始轮胎产量开始出现下滑的势头,而一般经过2—4个月,轮胎产量下降的影响将传导到上游橡胶消费减少。同样由于需求减少,11月中国生产的合成胶产量也出现下滑,18.8万吨合成橡胶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而前10个月合成胶产量基本是保持增长态势的,合成胶是轮胎重要原料,1—11月合成橡胶产量累计为214万吨,同比增加7.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前期橡胶基本面的强势支持了期货价格的强势,但“高处不胜寒”,目前橡胶基本面中逐渐开始显露出东南亚供应增加和国内需求开始下滑的苗头,加之美元升值带动的原油大幅回落调整对沪胶的影响,沪胶的上涨趋势很不稳定。从图表形态看,沪胶主力RU1003合约在21000水平的上方走出了一个喇叭口振荡幅度加大的形态,这是极不稳定的图形,后期容易形成宽幅振荡走势,投资者在交易中要有所警觉。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