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胶集团吹响大营销战略号角
  • 时间: 2009-12-07 09:50:25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今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橡胶价格一度下滑,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时启动了国储收胶计划,在关键时刻提振了市场信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胶价下滑的压力。然而正处于即将上市阶段的海胶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改善营销模式、怎样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什么办法能使橡胶销售尽快与市场对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了海胶集团营销团队的首要任务。12月3日在海口召开的2009年海胶集团市场营销工作会议,不但为海胶集团大营销战略的实施提前吹响了号角,还为未来3年海胶集团贸易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海胶集团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大营销  大变革  大进步

       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胶集团制定的大营销战略力求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根据目前海胶集团的销售现状,结合市场动态需求,海胶集团市场营销部对大营销战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一整套设计方案。

       海胶集团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李岩峰具体阐述了大营销体系的战略构想。新加坡贸易有限公司的设立是搭建采购平台的第一步。通过对海外橡胶资源的采购,为海胶集团美元胶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新组建的上海龙橡公司连同广东、青岛办事处也成为橡胶销售的中坚力量,截止到今年10月25日,他们共同完成了公司国有胶的销售任务,达到了公司的既定目标。

         销售网络的建设是大营销战略的重要课题,为了拓展东北及华北市场,今年海胶集团先后在天津、云南设立了办事处。大营销战略还致力于找准目标客户的定位,开发终端客户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优质轮胎企业、台资橡胶制品企业推出最新研发的20号子午线轮胎胶,市场反映良好,供销两旺。

      “建立海胶统一品牌势在必行。”李岩峰掷地有声。他说,过去海胶集团的橡胶产业品牌多而杂,没有统一的名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胶品牌价值的发展。随着大营销战略的推出和实施,海胶无论从包装设计、产品品质、仓储物流,以及后续服务都要实现它的品牌核心价值。在营销队伍建设方面,海胶将本着引进高端人才的理念,注重对现有销售人员培训,充实和完善营销团队。大营销战略还力争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加快海胶由资源控制型向资源贸易型过度的步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把海胶建设成中国橡胶的领军企业,世界的知名企业。”海胶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明泉对海胶未来3年的发展提出了口号,在大营销战略的主基调下,海胶集团要以自有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种植、加工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打造全球最优天然橡胶资源供应商。同时启动资源转换和信息处理两个平台,做好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工作。

      展望未来3年海胶的发展前景,李明泉显得十分有信心。2010年完成大营销体系的初步建立,形成资源采购和销售平台。其中包括4大片区基地(天津、上海、广州、山东)和3大资源供给基地(海南、东南亚境外、云南)。2011年大营销战略全面开展,深入推进,使海胶能够在控制国内资源的基础上走出国门,实现资源控制向海外延伸的目标。2012年由资源控制向下游产业拓展,从贸易初加工转为产品深加工,重视信息沟通,提升对终端客户的贴心服务。预计通过未来3年的努力,海胶集团橡胶产品营销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橡胶  海胶  IPO上市

       对于海胶集团来讲,此次市场营销会议是海胶组建以来的第一次营销会议。对于海南农垦来讲,海胶集团启动IPO上市也尚属首例。在农垦工作多年,现任海胶集团总裁的刘大卫感慨万千地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回顾海胶营销工作的历史,从2005年3月组建海胶以来,原来由各农场销售的橡胶归属销售部集中统一销售。但由于缺乏经验,橡胶的销售始终依赖于中间贸易商通过电子商务挂单,在直销和分销上几乎是空白。大营销战略为海胶的上市准备带来了无限动力,特别是为海胶由传统农业生产型向现代企业经营型转变作出了很多贡献。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海胶人必须拿出一种态度、理清思路才能在大营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营销工作是一门艺术。”刘大卫表示,海胶集团各部门将协同营销部,把开拓性和创造性融入到营销工作中,尽心尽力使营销工作尽善尽美。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