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市场竞争力最强、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地方特色最浓的支柱产业。全州31个乡镇中有27个乡镇种植天然橡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来自橡胶产业,有的乡镇高达80%。作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全州年干胶产量已突破20万吨,约占全国天然橡胶总产量的35%。
近期的调查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价格急剧下挫,农垦橡胶加工企业干胶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民营橡胶加工企业保本经营,生产的干胶大量库存,胶农收入锐减。
景洪市嘎洒镇的一位哈尼族胶农说,跌价前,他家每天的割胶收入约1000元,10月份以来每天的割胶收入只有200多元,当月他家的割胶收入减少了2万多元。因价格下跌,部分村民开始减少割胶面积、降低生产,许多村民开始囤集干胶,等待价格回升再出售。据了解,2008年3月至9月中旬,天然橡胶价格维持在2.4-2.6万元/吨,最高时达到2.9万元/吨。9月下旬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急剧下挫,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近2万元/吨,11月下旬最低跌至0.7万元/吨。仅10月份全州胶农收入因此蒸发近1.4亿元。橡胶加工企业也陷入经营困境,生产干胶的成本接近销售价格,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勐腊县橡胶热作实业公司负责人介绍,2008年因胶价下跌直接导致利润减少30多万元。
面对危机,当务之急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扶持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确保地方性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是西双版纳州胶农和民营橡胶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提供者。金融业要用好用足支农再贷款政策,确保地方性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积极弥补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资金不足的缺口。结合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人民银行要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农副产品收购的资金支持,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整合资源优势,加快转变橡胶产业发展模式 西双版纳有橡胶350多万亩,国营农场、民企农户的橡胶种植面积、干胶产量约各占50%。但是产业发展中国营农场、民企农户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民营橡胶管理粗放,造成了橡胶资源的巨大浪费,民营橡胶产业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的能力也较弱,加之橡胶市场管理不规范,源料市场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因此,需逐渐打破地方、农场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快推动民营橡胶企业与农垦橡胶集团公司走向联合、重组,整合资源优势,开放式开发橡胶产业,推进西双版纳橡胶产业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全州橡胶产业只生产初级产品(干胶)的发展方式,引入强势企业,大力发展橡胶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实施工业兴胶。
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境外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面积 橡胶和钢铁、煤炭、石油一起,号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原料。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胶消费国,目前我国每年消费天然橡胶超过200万吨,天然橡胶进口量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超过70%。地方政府应出台天然橡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更加积极的配套扶持政策,结合罂粟替代种植工作,鼓励地方企业“走出去”,在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继续扩大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提高我国对天然橡胶资源的控制力。
- 【 关闭本页 】
-
2001-11-28近期国际经济综述
2001-11-28台塑氯乙烯单体装置开工率将随 PVC 装置同时减产
2001-11-28南俸提前完成干胶生产计划
2001-11-28 内需拉动特点明显 后市行情压力沉重
2001-11-28我国对天然橡胶的进口政策及加入WTO后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