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广东鞋对欧美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广东鞋对中东、非洲和东盟、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开拓良好,出口仍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
据广州海关二十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二00九年一至二月,广东省鞋出口四点九亿双,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百分之零点一,出口额为十六亿美元,微增百分之零点九。
数据显示,广东鞋出口对东盟、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良好。一至二月,广东省对东盟、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出口鞋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对东盟出口七千二百多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对中东和非洲市场分别增长六成四和七成五。
广州海关表示,广东鞋对欧美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出口欧盟的鞋,还受到反倾销复审调查及有关法规检查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利影响。前两月,广东省对美国、欧盟和香港分别出口鞋价值七点五亿、二点五亿和一点二亿美元,分别下降百分之四点六、百分之九和百分之六点四,对日本出口零点九亿美元,微增百分之零点三。
据了解,由于国际购买力不断下降,目前价格较为低廉的塑胶鞋备受青睐。前两月,广东省出口塑胶鞋三点一亿双,逆势增长百分之十八,均价为每双二美元,下降百分之六。
另外,广东鞋出口企业规模趋大型化。前两月,广东鞋出口额超百万美元的企业有二百九十二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九家,占同期出口鞋企总数的一成三,合计出口达到十二点九亿美元。
相关链接:
广东是全球鞋业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除了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鞋业快速发展,广东省规模以上制鞋企业生产的皮面皮鞋和塑料鞋产量居全国首位,胶鞋产量居第二位,纺织面料鞋产量居第四位。出口额从当年的4.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2.3亿美元,短短十几年,增长了19倍多。美国是广东鞋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2007年,广东省鞋类出口量达34.7亿双,价值92亿美元,占中国鞋类产品出口总量的42.5%。但2008年以来,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原材料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广东鞋类出口在连续多年增长之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据广州海关最新统计,广东省上半年出口鞋类产品16.3亿双,较2007年同期下降15.8%。但出口总价49.6亿元,增长9.2%;出口均价3美元/双,增长29.6%。鞋类出口企业出现大幅减少,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由2007年同期的5811家降至2008年上半年的3924家。
表1-8、1-9和图1-14分别为2004-2007年和2008年1-7月的鞋类出口数据,以及2007年广东鞋类出口产品结构状况:表1-9 2008年1-7月鞋类出口广东口岸出口数据
图1-14 2007年广东口岸鞋类出口产品结构(按出口额)
目前广东省鞋类出口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呈现加速进行的趋势。一方面出口数量大幅下降,出口企业数减少近半;另一方面每双鞋的出口均价增长近30%,出口总值仍有所增长。
自2007年以来,珠三角传统的制鞋产业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2008年上半年鞋类出口的“一升一降”,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小而散的作坊式企业纷纷被淘汰,而优质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强。图1-15为2007年广东口岸鞋类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变化趋势比较:图1-15 2007年广东口岸鞋类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变化趋势比较
据广东鞋业厂商会分析,为应对市场局面,广东制鞋业发展出现一些新动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市场上占有独特的优势;各企业开始大力拓展内销市场。
广东制鞋业基础雄厚,有制鞋企业6000多家,产品种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完善,此次调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历磨炼之后,中国制鞋业在全球制鞋产业的中心地位仍将稳固。广东鞋业的发展优势:
规模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的鞋类产量占全国的1/2,占全世界的近1/3左右,鞋的产量已超过了全球十大制鞋国中的印度、印尼、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亚洲五国的总和。
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皮革、制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74个,工业总产值679.2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19.65%,出口创汇114.87亿美元,占全国同行业的35.12%,年产各类鞋40亿双(其中出口近30亿双),占全国近50%,居全国同行首位。广东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鞋类贸易中心、设计开发中心、信息中心。
产业链优势
广东具有全世界最为庞大和完善的制鞋产业链,形成了广州(白云区)、惠东(吉隆、黄埠)、东莞(厚街)、深圳(龙岗)、鹤山(沙坪)、南海(平洲、里水)、潮州(揭阳)等一批鞋业生产基地,拥有花都狮岭、中山、茂名(高州)、南海(罗村)、江门(新会)等一批皮具箱包、劳保手套、制革、鞋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广州站西路的鞋业商圈和梓元岗的皮具商圈则分别是各自领域全球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加上东莞、深圳、惠东等地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广州价格”。
泉州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鞋生产基地。
泉州拥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从意大利、日本、台湾等地引进的数百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数千台(套)塑胶成型注射机和各种制鞋专用设备,能够生产各类男女时装皮鞋(靴)、户外休闲鞋、运动鞋、工作鞋、布面胶鞋、沙滩拖鞋、凉鞋、各类童鞋和传统绣花鞋。还有一批生产TPR、PU、PVC、MOTO、橡胶、各种鞋用原辅材料的企业,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国、年需求量达数百亿元的鞋材、鞋机和技术市场。
2007年泉州市鞋类出口超过2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出口鞋类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6.5%,进一步巩固了泉州作为世界运动鞋主要生产基地的地位。
据了解,2007年泉州鞋类出口克服鞋类欧盟反倾销调查、企业用工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求新求变,继续保持鞋类出口货值增长形势,稳定了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 【 关闭本页 】
-
2009-03-23云南垦区:东风分公司橡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苗木出圃
2009-03-23瑞安市为胶鞋新标准修订贡献智慧
2009-03-23云南垦区:孟定橡胶分公司努力开创民营胶工作新局面
2009-03-23橡胶生产成本大增 鞋企压力大
2009-03-23小反弹恐难“挑大任” 14家轮胎企业仍姓“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