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关于存续农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 时间: 2009-03-30 10:53:57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垦区实行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的紧要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分析和思考。

         一、农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农场发展经济的优势主要有:1 政策优势。首先,分离后存续农场仍将继续享受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低迷时期,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一揽子计划,“三农”受益较大。其次,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对农垦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如规定2008年到2011年的4年间,农垦土地处置除按规定上交国家的税费外,地方所得部分留在农垦等。第三,针对分离后存续农场出现的困难,总局制订出台了《关于扶持农场经济发展的意见》,既为农场增收减负6亿元以上,又为农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如开办小额贷款担保业务,规范农场土地租金管理,加大产业项目支持力度等。

         2 资源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主辅分离后,垦区农场拥有土地面积824万亩,占总面积的64%。二是具有丰富的热作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垦区农场拥有胡椒、芒果、荔枝、香蕉等热带作物200万多亩。三是一些农场毗邻县城乡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一些农场还拥有温泉、热带雨林、海岸线等旅游资源。3 “白纸”优势。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一穷二白”,就像一张白纸。看似劣势,实则优势。一张白纸,既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也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不再经营橡胶生产,免去了以往耗时耗力耗人的护林保胶“持久战”,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财力发展非胶经济了。

         农场发展经济的劣势主要有:1 观念劣势。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普遍存在三种消极思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一是“等、靠、要”思想,认为分离后农场就是“准政府”了,一切都应该由上级来供养;二是无所作为思想,认为分离后优质资产都剥离了,农场什么都没有,对发展失去信心;三是慢慢来的,认为分离后首要的是抓稳定,发展的事慢点,把稳定与发展对立起来,缺乏发展的紧迫感。2 负担劣势。客观地说,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的负担是比较重的。一是超编人员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存续农场机关定编人数为2250人,实际3258人,超编1008人,超编45%,其实,不少单位瞒报,实际超编比统计数还要大。二是富余人员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存续农场职工总数6.497万人,其中在岗人员2.3857万人,占37%,富余人员4.1113万人,占63%,存续农场一年负担富余人员工资和社保费用高达1.4372亿元。3 人才劣势。海南农垦从建立之日起,就把橡胶作为主业。我们培养的人才,使用的人才,主要与橡胶产业有关,再加上几十年的“闭关锁垦”,造成经济发展人才短缺。目前主辅分离后,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是缺少法律方面的人才;二是缺少熟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三是缺少项目筹划的人才。想上个项目,也难找到一个懂做可行性分析方案的人。

         二、农场发展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农场发展经济面临的主要有:一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文件的许多内容与农垦密切相关,对存续农场发展经济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垦区存续农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热作资源和旅游资源,在“一省两地”建设中应该有所作为。同时农垦实现“三融入”,与各市县实行全面战略合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发展经济的难得机遇。此外,垦区有龙头公司带动。目前,海南农垦已先后组建了林产、畜牧、地产、农工贸、物流等板块集团公司,这就为存续农场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主动搞好对接,按照“板块公司+基地+职工”的模式进行运作,发展经济应是指日可待的。

         然而,主辅分离后,负担在农场,困难在农场,矛盾也集中在农场,维护稳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并场队退场问题、除名职工问题、下岗再就业问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问题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小则上访,大则闹事,发生群体性事件,存续农场经常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场经济的发展。存续农场最大和最优势的资源是土地,但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土地。近些年来,随着土地的紧缺和土地价值的升高,土地的矛盾增多。一方面是场内职工群众无序开发利用,争占农场土地。另一方面是地方老百姓以“祖宗山”、祖宗地“或者争议的借口侵占、蚕食农场土地等。

         三、农场发展经济采取的对策
         根据以上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我认为,当前农场发展经济要注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1?郾树立信心。要做成一件事,信心是前提是基础。面对主辅分离后的“一穷二白”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发展经济首先需要的是树立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勇气就有思路,有思路就有出路。因此,存续农场的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慢慢来的思想,树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心,敢于藐视困难,善于化危为机,明确思路,搞好规划,制订措施,扎实推进,农场发展经济就会迈出可喜的第一步。2?郾搞好“三清一控”。主辅分离后,存续农场最缺的是钱,发展最需要的也是钱。找钱生钱可谓是当务之急。钱在哪里?钱在“三清一控”中。一是通过清理土地,做到有偿使用,应收尽收,可以增收一点;二是通过清理资产,做到该租的租,该包的包,该卖的卖,激活每一项资源,盘活每一份闲置资产,可以增收一点;三是通过清理劳力,杜绝挂岗混岗,甚至吃空晌的现象,可以减支一点;四是控制行政性开支,对接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维修费等,采取按一定比例下调后包死的办法,可以减支一点。搞好“三清一控”,实现“两增两减”,大的单位增收上百万元,小的单位增收几十万元是不成问题的。3?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三清一控”,强化内部基础管理,带给存续农场的收益是有限的。从长远看,存续农场发展经济的出路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希望也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挖掘资源潜力,选准项目,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一是对于具有区位优势和土地开发价值的农场,应该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合作上一些工业项目或者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对于具有旅游资源的农场,要抓住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发展一些具有农垦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比如集橡胶种植、管理、割胶表演于一体的橡胶观光园等;三是对于地处城郊的农场,应积极发展服务行业,组织职工洗脚上田,参与市场竞争。即使是山区的农场,也要念山经,唱山歌,走出一条山区农场发展经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