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天胶后市下行风险增大
  • 时间: 2009-03-09 08:58:28    作者: 熊江璐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这一轮令人瞩目的上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台的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国内大宗商品需求有所改善;放松银根使得银行信贷从去年12月开始大规模增长,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达到1.62万亿元的巨量,也间接导致部分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国储局收储天胶及《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直接提振了天胶市场的做多动能。

      经过这一轮反弹之后,目前沪胶与合成胶的比价超出正常比价10%左右;沪胶涨幅是TOCOM胶的约2倍,沪胶与TOCOM胶比价达到两年来最高点。这间接表明了目前沪胶价格比较严重地偏离了以供求关系为主导的价格范畴。

      国储收储对天胶后市的影响

      国储收储的真正作用是保护天胶产业,调节供应、平滑价格波动、弱化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将供应压力由近期或短期舒缓至后期或长期。

      在去年12月初,消息面已经频频传闻国家收储天胶10万吨,甚至是50万吨。之后主要是对10万吨收储的期待,2月末10.5万吨收储已经落实,并从3月初开始后的6个月内完成(海南农垦获得的收储数量为5.5万吨,云南农垦为5万吨)。10.5万吨是国内天胶产量的约1/6,与需求的减少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利好出尽后,此前的利多预期被逐步消化殆尽。

      2月末又有传言称,收储规模为50万吨,给期胶投资者带来新的冲动和无限的遐想。50万吨相当于国内天胶产量的80%以上,作为假设,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如下分析:其一,如果是作为长期的战略储备考虑,多年逐步完成储量,那么它对沪胶的影响不会太大;其二,如果2009年内完成全部收储,则无异于今年国内天然橡胶(资讯,行情)市场主要依靠进口胶来支撑供应。因此,对待这则消息,我们的解读是消息的超前性与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差距甚远,因此对其真实性不能做过多期待。不排除短期内有敏感炒家对此题材加以利用的可能,但中长期而言,胶价仍然会回到供求决定上来。

      短期天胶需求难于改观

      春节过后,国内天胶现货市场保持了较好的成交态势,短期内对价格的上涨形成了刺激。但是从海关总署的相关数据可见,2009年1月中国进口60000吨天然橡胶,同比下降65%,环比锐减45%;1月进口合成胶4.45万吨,同比下降64%,表明需求状况的改善尚不乐观。

      作为轮胎出口大国,我们一直寄厚望各国的汽车产业振兴计划能给汽车行业带来转机,但是我们所看见的是汽车行业正在陷入严重的衰退中。2009年1月日本新车销量同比锐减27.9%,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业巨头领跌。欧洲市场1月份新车销量下降27%,已是连续第9个月下滑,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美国方面,2月份汽车销量再次大幅下挫,通用汽车汽车销量下降53%,克莱斯勒汽车销量下降44%。汽车行业的兴衰作为衡量经济好坏的重要标志,它的根本回暖还有待经济复苏的到来。因此,汽车销量和天胶需求的回暖尚需时日。

      近期操作建议

      鉴于基本面偏空,天胶后市下行风险加大。操作建议:沪胶反弹至目前价位压力逐渐增大,主力合约上档阻力在14000元一线,下档11000元一线应有较强支撑,预计短期胶价将在这一区间振荡。建议投资者保持中线空头思路,中长期而言,天胶将重新寻找供需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的指引。

           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从去年12月份以来却充满活力。期市上,沪胶主力合约从去年12月8日的8715元攀升至今年2月16日的14100元,涨幅高达61.79%。2月中下旬,在多种利空因素影响下短期向下调整近10%。之后,受国储收储天胶被确认以及国际原油大幅剧烈波动的影响而宽幅振荡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