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乳胶生产 提升产业效益
  • 时间: 2009-09-01 11:36:50    作者: 邢民    来源: 中橡市场    点击:
  •      声明:本文为中橡商务网原创作品,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未经过“中橡商务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当前,正当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层次推进的关键时期,垦区企业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垦区上下共同努力。为进一步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由省农垦总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主办、海南农垦报社协办的“我为农垦科学发展献一计”活动,已从4月中旬开始。本报从今天起,推出“我为农垦科学发展献一计”专栏,希望大家拿起笔来,为海南农垦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当前,垦区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据笔者长期对橡胶市场的关注,我认为增加乳胶生产是垦区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
       
         据笔者对1994年至2008年垦区橡胶销售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同样用鲜胶水生产浓缩乳胶系列产品(含胶清胶),比用于生产国标-5号胶,以干胶计算每吨增加收入3015元。期间,海南农垦共销售浓缩乳胶系列产品50万吨,增加收入15亿元,为垦区综合干胶平均价贡献了5个百分点,生产浓缩乳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中橡商务网提供的综合信息,2008年我国进口浓缩乳胶24.6万吨,加上国产乳胶,全年销量超过30万吨,几乎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这组数字表明,我国乳胶市场的2/3被进口乳胶占领,意味着留给国产浓缩乳胶的空间特别大。海南农垦目前拥有全国70%的乳胶生产能力,但2008年只生产浓缩乳胶6.7万多吨,占全国消费量不足1/4,表明目前拥有的生产设备能力远未充分利用,这既是一种设备资源的浪费,又影响垦区橡胶产业总体经营效益的提升。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把浓缩乳胶产量提高到10万吨以上,同生产标准胶对比,每年就可增加收入3亿元,这是提高天然橡胶经营效益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此举,不仅能抢占国内乳胶市场,而且能够为被进口胶边缘化的主产品国标-5号胶逐步退出市场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逐步摆脱投机市场过度炒作对现货交易市场的干扰。

         海南农垦很早以前就开始调整橡胶产品结构,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调整速度缓慢,过去的15年,国标-5号胶比重高达71.8%,而浓缩乳胶比重只占18.6%。整合建大厂后,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步伐,2008年浓缩乳胶系列产品比重达到31.2%,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与拥有设备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还很不相称。此外,根据中橡市场近3年的销售记录,金联加工厂生产的浓缩乳胶已成为全国客户公认的优质产品,每吨售价比其他厂同类产品高出310元,假如其它厂产品质量都提升到金联厂的水平,浓缩乳胶的效益还将进一步提高。
        
         橡胶价格经过5个月的跌落,今年1月份出现上扬回调态势,至3月底已回位18.8%,4月中旬国标-5号胶现货售价首次超越国家收储价,4月16日国标-5号胶每吨售价已超过1.5万元。总体上看,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胶市复苏,只经历短暂的5个月时间,比亚洲金融危机历经5年的情况要好得多。海南农垦应抓住国内市场需求的巨大和胶市稳定复苏的契机,大幅度增加浓缩乳胶生产,抢占国内市场,这既是海南农垦应对金融危机的应有之举,又是垦区橡胶产品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