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份我国CPI与PPI连续数月告负及国内流感疫情确诊可能预示着经济刺激政策将继续出台,而最近商品价格调整也可能迎来买入良机。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0.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0.6%;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1%。
上下游物价指数双双连续下降,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状况仍在延续。自从一季度新增贷款量超过4亿后,银监会对于银行信贷投放严格管理。因有关方面担心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大力放松银根、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也为未来通胀埋下隐患。不过,鉴于目前低迷的经济状况,物价重要性相对来说已退居次席。
最近几个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促使紧张的企业开始对冲在原材料方面的风险,并补充枯竭库存——从航空公司对冲油价不断上涨的风险、汽车制造商购买廉价铜、铝,到食品公司保障供应购买农产品等。还有押注于价格迅速回升的基金和投资者。巴克莱资本大宗商品分析员KevinNorrish表示,库存目前处于低位,而一些行业前景最近有所改善。伦敦一家银行的金属交易主管表示,尽管需求并不强劲,但消费者不得不对冲风险,因为他们对一些市场的快速回升感到忧心。
摩根大通分析员JennieByun指出,“经济似乎真的长出复苏苗头,这些利好迹象,加上供应下调、美元疲弱及长线通胀忧虑,对支持商品价格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近期商品价格走势强劲,但相比2008年中的高峰仍有一段距离。当时S&PGSCI指数逼近900点的历史记录高位。以目前基本因素看,市场普遍相信指数难望返回此位。
不过,截至5月11日,虽然国内主要大宗商品都出现明显回调,但上升动能仍然存在。在流感疫情考验下,大宗商品不跌反涨,也说明多头力量占有明显优势。考虑到在过去半年中,主要农产品、工业品已经先于原油大幅度上涨,后市需要消化这些涨幅,大宗商品不太可能如前期一样疯涨,温和缓慢的回升是投资者乃至包括政府所期待的。
此外,货币流动性因素造成的通胀预期仍然存在。从走势上看,美元指数上涨乏力,倒有摇摇欲坠态势。到5月11日,美元指数最低报82.29点,如果跌至80点以下,美元将加剧贬值。届时疯狂避险资金将再度涌入原油、黄金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掀起新一轮上涨风暴。
而宏观面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将于今年见底。据外电报告,美国楼市已经出现触底迹象,金融业正在逐渐稳定。从资金流向看,在过去一周,国际市场各指数基金不断在大豆(资讯,行情)、玉米(资讯,行情)等大宗商品上增加多仓,凸现出其乐观的看法。国内方面,我国将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健康、平稳增长。除了前期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计划已初见成效,温家宝总理5月8日也表示,应对金融危机远远不止4万亿,其他政策将在年内不断出台。这将有力地推动商品市场的复苏步伐。
商品市场后市仍需关注政策
今年以来,商品市场一扫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出现普涨,反弹至今并无停歇之意,这是否预示着商品市场今年将迎来一波小牛市呢?笔者认为,宏观经济虽未确定好转,但政策刺激下的经济指标回升、通胀预期等为商品市场提供了炒作题材,导致涨易跌难,然而反弹行情能否在第二季度得以延续却仍待观察。
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为6.1%,尽管较第四季度的6.8%有所下滑,但好于市场预期。另外,与1-2月份相比,3月份经济出现明显改善,工业企业增长速度从3.8%加速到8.3%,发电量增速从-3.2%放缓到-0.8%,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攀升,突破50%这一分水岭至52.4%,这似乎正在宣布:中国经济增长最疲软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于是,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四处蔓延,从股市到商品市场,涨声一片。
然而笔者认为,纵然我国经济已出现好转迹象,但是未来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首先,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的经济增长与通常的经济周期上行阶段有着本质区别,其持续性往往令人担心。而我国今年头3个月的经济活动,主要得益于扩张型的信贷政策或货币政策,截至目前为止,2009年以来我国新增贷款突破5万亿元,而对此,中国银监会表现出要对信贷增长速度进行适当控制的意愿。
其次,美国金融危机何时结束难以确定,日本和欧洲的经济更加脆弱,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今明两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预计将持续衰退,今年将萎缩4%,明年将出现0.1%的负增长,而我国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短期内显然无法改变,因此,未来经济形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再次,全球通胀尚远,目前市场仍表现为通缩。各国为增强市场流动性普遍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引发通胀预期,并且时不时被拿来作为商品炒作的理由。笔者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市场大大降低了杠杆运用比例,即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但由于乘数被大打折扣,再加上原本市场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今年出现全球通胀的概率还是较低的。目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仍为通缩,担心通胀应该是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恢复之后的事。
最后,美元在目前基础上大幅贬值概率较低。自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基础货币发行暴增,再加上超低的利率,确实给美元带来了巨大的贬值风险,但由于欧元区、日本等的经济状况并无好转且正处于快速下滑阶段,各国家债务关系比较复杂,美元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再加上金融、经济不稳定背景下的避险情绪依然高涨,美元汇率一般不会在此基础上大幅贬值。
因此,笔者认为,本轮商品的持续反弹与股市类似,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资金与题材炒作,而并非实际经济状况,但在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期内,题材炒作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行情在第二季度能延续多久仍需观察国家政策动向。
国务院要求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
中国政府网11日刊登了《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这份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强有力的举措,加强市场调控,扩内需、促出口、稳价格,推动农业生产调结构、上水平、增后劲,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
意见分为8个部分,22条,约4000字。包括:抓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搞好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要求各地抓紧落实已出台的生猪和奶牛良种冻精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今年继续安排30亿元中央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畜牧养殖水平。认真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适时启动相应的调控措施。增加物流设施建设,扩大社会冰鲜冷冻储藏能力。继续实施奶粉临时收储政策,进一步扩大国产奶粉收储规模。将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09年12月底。
今年计划淘汰有色金属落后产能130万吨
国务院昨日公布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细则,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整合的目标。根据细则,中国计划在2009年淘汰有色金属产业落后产能130万吨。
《规划》指出,中国将力争有色金属产业2009年保持稳定运行,到2011年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此,将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研究适当调整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的退税率;进一步扩大有色金属国家收储规模,以及推进骨干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等。
根据《规划》所设定的目标,2009年中国计划淘汰落后铜冶炼产能30万吨、铅冶炼产能60万吨、锌冶炼产能40万吨。同时,到2010年底,淘汰落后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80万吨。
《规划》称,为了严格控制总量,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严格控制铜、铅、锌、钛、镁新增产能。同时,将按期完成淘汰反射炉及鼓风炉炼铜产能、烧结锅炼铅产能、落后锌冶炼产能和落后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并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烧结机铅冶炼产能。
《规划》还指出,在2009年至2011年规划期内,将推动国内形成三个到五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11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铅、锌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0%、70%、60%、60%。
同时,《规划》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到2011年,铜、铝、镍原料的保障能力分别提高到40%、56%、38%;再生铜、再生铝占铜、铝产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35%、25%,比2008年分别提高6个和4个百分点。
2008年,中国十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为2520万吨,总消费量2517万吨;其中铜、铝、铅、锌总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20%、32.7%、37.8%、33%。
- 【 关闭本页 】
-
2009-05-12一季度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
2009-05-12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下挫
2009-05-12国际油价小幅回落
2009-05-124月物价继续告负 通缩压力大于通胀
2009-05-12欧佩克周油价再次升到每桶50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