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到邦溪采访,找着邦溪分公司总经理郭应雄,约他谈谈情况。他迟疑片刻说,咱们还是去看看我们的万亩橡胶示范园区吧。
万亩橡胶示范园区?我的脑神经顿时兴奋起来。因为在垦区,我曾经看过听过小型的橡胶试验或示范园区,万亩橡胶示范园区还是第一次。
从总部驱车往东走,不出10分钟,就进入了一片胶林。“到了。”郭总经理提醒说。小车在胶林间悠长而顺着山丘起伏的水泥道上滑行,我从车窗往外看,但见道路两侧,胶林深幽,胶树茁壮,大小均匀,繁茂的枝叶沉甸甸的,赋予胶树蓬勃的青春活力。林间的环山行依势而造,井井有条,胶林主人治林的严谨,由此可见一斑。车至山的高处,我们下了车,举目远眺,山山丘丘,全为胶林所覆盖,翠色凝重,满目苍茏。我不禁赞叹道:“如此大面积的好胶林,真的少见!”
“所以我们才确立它为万亩橡胶示范园区。”郭总经理接过话题说。他介绍,万亩橡胶示范园区位于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邦溪橡胶基地邦溪片区东片,涵盖邦溪片区的二队、三队、四队、十三队、十五队和十六队等6个生产队。这里有橡胶开割树约1.2万亩,分别为上世纪70、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期种植,经邦溪人的精心管理,尤其是2004至2008年的高投入和高标准改造,使这一片区物候好,林相好,产能高,整体状况均衡,于是我们确定它为万亩橡胶示范园区,以推动整个基地的橡胶生产。
我走近路旁的胶树,仔细观看一株株开割树,发现树上的割纹非常均匀,割面平展,很难看到伤瘤和死皮现象。“看来,你们这里不光是管理好,割胶技术还是一流的。”我说。
“技术高低,说到底还是个管理问题。而抓好技术管理,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安排割胶岗位,不是解决员工吃饭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解决员工吃饭问题的长远之计,更是发展农垦橡胶事业的长远之计,所以我们在安排胶工上岗的时候,要的是技术和爱岗。”在割胶管理问题上,郭应雄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了技术和管理,理念和管理的辨证关系。
“你们这个示范园区目前的产能怎么样?”我问。
“示范园区目前为年亩产干胶 100公斤,胶工人均年产干胶5吨多。”郭应雄欣慰的告诉我。
“目标呢?”
“目标为年亩产干胶120公斤,胶工人均年产干胶6吨以上。”
“这样的话,你们这个示范园区就不仅仅是你邦溪基地的示范园区,而是全海南垦区、全国橡胶行业的示范园区了。”
郭应雄笑而不答,想必我言中了他的想法。
不过,就在此时,他却向我端出他的更远大的发展蓝图:根据目前示范园区的良好状况,经过研究,公司还准备将胶园建成百年胶园。
“什么是百年胶园?”
看到我疑惑的样子,他解释说,百年胶园就是让胶园保留和生产一百年以上。到目前为止,世界橡胶从种植到生产期结束更新,一般一个周期是四十至五十年,如果我们将现有的橡胶树保留一百年以上,既能大大减少投资,又可大大延长干胶生产期,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据我所知,保持一个万亩的百年胶园,世界上还没有。你们此举可要开创天然橡胶生产的历史先河了。但你觉得有多大的可能呢?”我认真地说。
他对此问题早就胸有成竹,不假思索地道出理由:“目前林地基底很好,胶树生长非常旺盛,割胶伤树率很低,整个林相保持非常好,只要我们继续下功夫管理,严格割胶规程,让它保留百年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个园区还有两三千亩尚未下足基肥,如有资金的话,我们将每年搞他1000亩,两三年内搞完,全面促进园区胶树的生长平衡。同时,我们还要在园区推广自动滴灌,现已搞了300多亩,效果不错,等有了资金,逐步推广。建设百年胶园不是梦。我们有坚实的基础,也有充足的信心。”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建设百年胶园不是梦
- 时间: 2009-07-29 02:47:59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