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油价运行背后的影响因素虽复杂多变,却蕴含一个基本规律,即:在平衡区域运行→打破平衡→找到新的平衡区域,而使油价不断寻找新平衡区域的最大因子,就是全球石油的供需变化状况。
70美元曾是油价平衡点
按照油价不断寻找新平衡区域的规律,十年来WTI原油期价运行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油价围绕25美元/桶窄幅波动,处于平衡区域。
第二阶段: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国际油价开始打破平衡,一年半时间翻番。油价打破之前平衡区域的动力,源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9月份以后,全球石油供给明显不能满足需求。2003年9月、10月、11月、12月份的全球石油需求分别为81、81.9、80、84百万桶/天,而对应的全球石油供给分别为79.4、80.2、80.6、80.9百万桶/天,供给满足不了需求,促使油价出现快速上涨。
第三阶段: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经过大幅拉升的油价,在刺激供给的同时又打击了需求,全球石油供需不再存在明显缺口,国际油价找到新的平衡区域,在70美元/桶附近运行了两年。
第四阶段:2007年8月至今。此阶段前期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强劲,供不应求促使油价打破旧的平衡区域出现上涨;后期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影响石油供需格局,国际油价急转直下,至今仍试图寻求一个相对平衡的运行区域。
目前,WTI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到70美元/桶附近,面对不断衰减的全球石油需求,OPEC坚定减产试图使油价进入新的平衡区域。从目前原油走势来看,多空也确实有达成平衡的迹象。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油价在寻找新的供求平衡点
- 时间: 2009-06-26 10:51:47 作者: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