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违法、有市场、能赚钱。”这是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近日在基层召开研究农场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农场发展“9字方针”。他强调,要加快农场公司化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土地变成资本和项目,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6月2日至4日,王一新分别在儋州、琼中、文昌等市县召开研究农场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分析讨论农场经济现状,听取各农场对垦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省农垦总局机关有关部门领导,省农垦总局驻各市县办事处主任,各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及分管经管的副场长、国土科长参加了会议。
就如何加快农场经济的发展,王一新说,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特别是要开展好清理土地、清理用工、清理资产,控制各种费用开支的“三清一控”工作。另一方面,要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培育农场新的产业,促进垦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王一新指出,调整产业结构包括3个层次。一是进行土地的变性,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二是将从事种植业的土地进行转型,发展畜牧、加工、商业等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三是把现在从事种植业的低端,变成更加值钱的种植业,力求土地价值最大化。其核心的目的是要立足于形成持久的产业,把一大批劳动力从土地、种植环节转移出来,从事服务业。而不是简单的卖地,或进行简单的房产开发出售。对农场自己可以做的项目,要尽量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项目,可以与农垦内部的产业集团公司合作;内部没有办法合作的,可以与社会上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进行合作。所开发的项目,必须是农场能够长久受益的产业。
“要抢抓机遇,以最快的速度,把土地变成资本和项目。”王一新强调,要加快农场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公司改革,把农场的优势资源纳入公司,并尽快将农场场部、交通要道周边和具有可开发旅游资源等区位和资源较好的土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用地性质,提升土地资源价值。鼓励、支持各农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一批以旅游地产为主导的服务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王一新要求,农场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搞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要进一步打开思路,凡是不违法、有市场、能赚钱的项目都可以大胆地去做。
“要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王一新说,做项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后果,考虑经济价值,不能为了上项目而盲目投资。要鼓励大家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老板参与合作开发。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与老板打交道,还要善于和老板打交道。只要是为了事业,为了发展;只要是不拿好处,不往自己口袋里装东西,就会心底无私天地宽。
王一新说,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出台后,整个农垦将发生一场大变革,掀起新一轮的开发热潮。省农垦总局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思路和服务意识也要同步发生转变。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项目的快速评审机制和决策机制。
“要吸引专业人才为我所用,不能再用原来那套简单的行政思维去思考和发展项目。”王一新强调,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项目的过程中,要用市场的机制来引进人才,用市场的机制来运作项目。各农场要尽快在总公司的指导下,组建新的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王一新说,垦区土地价值能不能提升,一系列的战略目标,能不能最终实现,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否。他要求,各农场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积极主动与地方领导进行联系、沟通,取得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就如何解决重点发展地区开发建设与橡胶发展的冲突问题,王一新表示,要理性看待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站在国家层面上讲,没有橡胶就没有海南农垦,必须发展好橡胶;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讲,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比较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大力实施橡胶向中西部转移战略,将垦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腾出来发展旅游地产业、热带高效农业等;对各农场在市县建设规划之中、重要交通要道开发规划中的橡胶,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在分片座谈期间,王一新与儋州、文昌、琼中等市县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各市县领导对垦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一定会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与会者一致认为,海南农垦已到了产业升级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正当其时,省农垦总局领导提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令人振奋,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农垦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职工的经济收入。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要让土地价值实现最大化 理性看待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
- 时间: 2009-06-08 02:26:25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