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沪胶回落难撼长期升势
  • 时间: 2009-08-27 08:27:45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沪胶主力RU1001合约自8月13日创出19850元/吨的年内反弹高点后,近期出现了振荡回落走势。一方面,期现货价格的快速回升抑制了国内消费的需求,造成了现货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限制了胶价的进一步回升;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停滞不前,股市期市的联动走弱,使国内游资对商品市场的做多热情退潮,沪胶的投机性需求已被大大削弱。不过,笔者认为沪胶目前的回落调整是良性的,对长期上涨趋势不会造成影响。

           下半年贷款增长将趋缓

      随着上半年天量新增贷款的投放,下半年贷款继续大幅增加的预期将减弱。日前央行曾表示将注重用市场化的手段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实行微调。市场对于今年以来央行一贯的宽松货币政策表示担心,上证指数自3478点见高后一度大幅度回撤了20%,商品市场同时也出现了减仓回落的走势。市场投机热情降低,导致近期期市股市双双联动走弱。

      海外车场消费明显改善

      7月份国内轮胎产量数据仍延续上半年的强势,据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国内轮胎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5%,但7月份轮胎的产量较6月下降1.7%。今年1—7月份的轮胎总产量增长4.9%,为3.6亿条。

      随着美国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以及美国会通过了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美国7月份汽车销量攀升至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者纷纷回到车市购买新车。无独有偶,受到美国车市的回暖的带动,欧洲与日本的汽车销量也呈复苏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海外车市的复苏将近一步拉动全球橡胶(资讯,行情)消费的增长。

      短期回落难掩现货强势

      最近一周多来,期货市场的冲高回落没有对现货价格带来很大冲击,主要是海外主产区自今年进入产胶高峰期以来,新胶上市供应量并不能满足消费市场(尤其中国)的强大需求。另外,中间贸易环节对未来市场看好,囤货现象开始显现,人为造成了货源紧俏的假象,现货价格节节攀升。

      我国7月天然橡胶进口同比增加31%至17万吨,比6月份的13万吨增加了4万吨,说明我国对进口胶的依存度依然很高。随着中国轮胎市场的蓬勃发展,预计未来长时间内我国对进口橡胶的刚性需求仍将延续。

      总结

      随着沪胶市场的快速回落,价格泡沫被挤压,伴随而至的是总持仓的大幅下降,金融属性的光芒变得逐渐黯淡。东京市场自8月14日创出214日元的年内新高后,同样呈现出减仓下行的走势。投机资金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感性通常高于趋势交易者和一般中小散户,而上期所库存连续3周随着期货价格的走高而大幅增加,实盘压制作用逐渐显现,换言之期货市场的投机性逐渐降低,被迫调整的压力逐渐增大。

      笔者认为,沪胶目前的现状是游资减仓撤退,上期所库存的不断增加,基本金属以及化工产品的纷纷走弱等因素减缓了沪胶的上涨步伐。在资金没有选择重新入场之前,高位振荡整理的走势将延续下去。但我们应看到,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橡胶供需关系与去年底相比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基本面的强力支撑作用下,未来天胶的上涨趋势不会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