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胎特保”事件对天胶市场的影响
  • 时间: 2009-09-16 04:49:10    作者: 邢民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 根据亚洲金融危机天胶市场长达7年受冲击的轨迹,原先以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天然橡胶市场的冲击要严重得多,可是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二十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过20国峰会商定救市策略,全球金融危机只历经一年时间就呈现复苏迹象。借助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在拯救汽车产业采取的果敢措施,天然橡胶市场复苏大大快于预期,胶价从低谷攀登至1.8万元耗费的时间,比亚洲金融危机缩短了3年零4个月,让广大天然橡胶生产业主看到了危机冲击后的美好前景。出乎所料的是,美国政府911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高额的保护性关税(以下简称“轮胎特保”事件)。此事在我国橡胶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家商务部为了避免引发新一轮“贸易战”,提出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的要求。本文就本次事件对天然橡胶市场的影响发表看法。

    首先,从宏观上看,这场“轮胎特保”事件,尽管是针对中国,但由于中国集全球十大轮胎厂于一身,是不可争议的轮胎生产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1/3。由此可以看出,“轮胎特保”事件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尤其挤身于中国的全球十大轮胎厂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是从天然橡胶供求关系看问题,由于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橡胶生产国都采取了一些限产、减少出口、加快更新等多种极端措施,加上近年灾害频繁,使天然橡胶产量明显减少,很难满足胶市复苏提速的需求,从这点看,“轮胎特保”事件对橡胶生产业主和橡胶市场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不会延续多久。

    三是冲击前的天然橡胶价格已达到1.8万元的高位,即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期的跌落,但情况总不会像亚洲金融危机那样悲观。要特别注意的是投机市场连续跌停的过度反应,往往离不开本身的投机目的。橡胶生产业主一定要从大的供求关系中树立信心,不必要出现慌乱。

    四是全球十大轮胎厂争相进军中国,它们首先瞄准的是长远的中国市场,它们利用的是我国目前环保意识淡薄和廉价的劳务,实现了他们万里争挤。出于竞争需要,不排除他们之间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面临“轮胎特保”事件,反应肯定不一般。退一步讲,我国目前机动车辆存量1.8亿辆,年增量超过1000万辆,轮胎内需量很大,处理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出口减少的风险。

    五、从政治层面讲,总体上看,奥巴马政府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最紧急的关头上台,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同样深受其害,而且感到难能独善其身,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支持。由于这样,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把对华关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希望中国采取更加积极措施帮助美国摆脱危机。可是当美国经济刚刚出现复苏迹象时,美国政府一反常态,经济上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高额保护性关税,企图通过新一轮“贸易战”扼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政治上,马不停蹄地派出助手会见达赖喇嘛,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由此看出,中美关系依然存在很多变数,我们务必保持高度警觉。

    “轮胎特保”事件是美国一手制造的,尽管商务部希望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磋商解决问题,但问题的解决对奥巴马政府权威不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出于国内压力,相信磋商实现的让步是有限的,但又不会以牺牲目前业已存在的中美友好关系为代价,我们应该对应对“轮胎特保”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橡胶生产业主一是要把握业已复苏的天然橡胶市场大走势,千万不要产生慌乱和盲从,以便把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

     


  •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