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胶价或以振荡回落为主
- 时间: 2009-09-22 08:34:32 作者: 来源: 和讯网 点击:
自2008年12月12日当周至2009年9月11日当周,沪胶指数走出近乎完美的“V”型反转走势,并进入上升通道。但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受中美轮胎特保案最终以“向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定案的影响,胶价大幅回落,沪胶也因此首次跌破了运行39周的上升通道。笔者认为,在季节性供需、国内高库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美轮胎特保案或成为全年胶价运行的转折点,四季度胶价将以振荡回落为主基调。
对于中美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业乃至整个橡胶(资讯,行情)产业的影响,多数评论仅仅按照简单的比例来计算影响程度,显然有些片面。我国轮胎出口比例大致为40%,其中美国进口占据我国轮胎出口总量的30%,而涉案胎型仅为其中的40%,初步计算这一特保措施最多影响到我国5%左右的轮胎出口。不过,笔者认为此次特保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绝非“5%”那么简单。
此次特保措施实际上是开了一个非常坏头,不排除其他国家以此效仿针对我国轮胎或其他出口商品实施特保调查。继巴西作出对我国小汽车轮胎的5年关税加增决定后,阿根廷最近也效仿美国准备向来自中国的小汽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此事一旦成型,中国轮胎出口南美的大门或将关闭。针对目前的困境,国内轮胎业界人士提出,正好借此机会进行产品结构改革,向附加值更高的高端轮胎转型,这不失为一个穷则思变的好办法。但我们要知道,进行产品结构改革涉及生产设备更新、人才储备、市场需求培养等诸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可以看到,美国的特保做法正在向全球蔓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轮胎业乃至橡胶产业都将难以平静。
撇开特保案,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当前影响天胶价格的其他因素。
从全球供需看,去年年末、今年年初东南亚橡胶生产国联盟制定了一系列的减产措施,包括橡胶树的更新换代等,造成天胶产量下降,这将影响到今年全球天胶总供应量。2008年全球天胶供应量为987.6万吨,今年料将低于这一数值。相比之下,我国天胶产量今年有望实现突破。据推测,今年我国天胶产量或达60万吨以上。需求方面,由于相关政策推出及时,我国汽车、轮胎行业快速复苏,二、三季度对天胶的需求大幅增长,基本可以弥补一季度因相关行业低迷造成的对橡胶需求的缩减,今年我国天胶总消费量有望与2008年持平。但是,欧美经济恢复时间较晚,今年全球天胶总消费量势必减少。这样一来,今年全球天胶供需总体平衡的局面没有大的变化。
既然全球天胶总体供需没有明显变化,那么市场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是季节性供需结构。近几个月,上海期货交易天然橡胶库存连续增长,截至9月11日当周,库存达91551吨,较两个月前翻了一番还多。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天胶季节性供需的变化。从历年库存数据变化看,每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天胶库存往往都会呈现逐渐增长态势,原因是期间天胶供应稳步增长,而需求相应削减。这样来看,今年天胶库存有望进一步增长,可能达到10万吨以上。在库存重压之下,天胶价格恐难有上行空间。
最后,再来看看胶价的季节性涨跌规律。其实,今年前三季度胶价完全没有体现出季节性的波动特性,主要是因为2008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危机成为了胶价波动的主导因素,货币的泛滥则推动前三季度胶价连续回升。然而,在金融危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逐渐弱化、去“货币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胶价将重新体现出季节性的波动特性。从统计数据看,每年10月和11月胶价下跌或回落调整的概率较大;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则是胶价上涨概率最高的时间段,2002年至今,该时间段的月份共有23个,其中仅有4个月出现环比下跌,其余月份均为上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前三季度的涨势后,胶价在10月、11月出现回落调整的可能性较大,经过调整的胶价也刚好能迎合12月份以后的季节性涨势。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