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偏紧 胶价再创新高
  • 时间: 2010-01-13 09:11:21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在近期的整体调整行情中,沪胶表现异常强劲,并创出了反弹新高。笔者认为,在主产区供应偏紧和汽车销量增长拉动天胶刚性需求的利好背景下,沪胶后市仍将再创新高。

      供应不足格局仍将延续

      2009年世界橡胶产量出现下滑,橡胶市场供应紧张。除中国外,主要生产国橡胶产量预估低于2008年,而且产量下滑的趋势短期还不会得到有效改善,预计泰国及印尼去年11月橡胶产量将继续下降。据主产区消息,虽然已经进入橡胶的收割旺季,但部分产地出现持续降雨,三大产胶国的新增供应不能完全满足下游的庞大需求,供应不足的状况一再推动橡胶原料价格上涨,1月上旬泰国的生胶片价格已经接近90泰铢/公斤。

      中国车市火爆,政策延续确保今年需求

      据权威人士透露,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350万辆,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09年依靠国内汽车刺激政策拉动的汽车消费占到了车市销售总量的30%以上,其中购置税减半政策直接拉动汽车消费260万辆,而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则拉动了100万辆汽车消费。

      近期国务院批准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年底,减按7.5%征收,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至18000元。尽管政策发生微调,但车市优惠力度是稳中有升,因此我们对今年的车市需求不用担心,汽车销量还将继续增长,业内保守预计将同比增长10%-15%。另外,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需要更新的轮胎数量也在稳定增长,进而使橡胶的刚性需求得到有力拉动。

      出口轮胎又遇印度特保,所幸影响轻微

      近期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子午线轮胎反倾销案做出终裁,裁定征收24.97-88.27%不等的反倾销税。自从美国对我国轮胎实施“特保”以来,其示范效应使国内轮胎业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包括印度、阿根廷在内已有超过10个国家对我国产轮胎发起过贸易救济调查。所幸的是此次印度特保案对我国影响较为轻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出口印度轮胎657万条,与出口美国的轮胎相比,受影响的数量较少,而且此次特保调查涉及的是全钢胎,尚未触及半钢胎和斜交胎,所以整体影响有限。

      综合来看,全球天然橡胶仍处于减产格局,而下游需求平稳增加。2010年中国汽车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天然橡胶的预期需求继续扩大,因此强劲的供需基本面将推动沪胶持续走高。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