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车销量将达美国历史最高水平 是喜是忧
  • 时间: 2010-10-12 10:20:23    作者:    来源: 中新网    点击: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的国内汽车销售近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到170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新车销量将达到美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这种不寻常的增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机动车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狂热的车市,人们开始思考,车轮上的中国汽车社会将驶向何方,要不要进行宏观调控?

        业界欢欣鼓舞,宏观分析异常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共销售1364万辆,同比增长46.15%,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今年9月以来,国内汽车市场销售增速再度提升,增幅再次接近40%,将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车市的高速增长,让国内汽车行业欢欣鼓舞,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缘于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给城市带来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也来自这种高速增长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到底带来了多少益处、是否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远虑。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说,汽车的增长率应该是GDP增速的1.5倍。如果以此计算,那么中国汽车市场增速达到12%13.5%才属于一个合理范畴。目前的高增速显示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发展态势。

        面对机动车的汹涌之势,汽车业界一些人士提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例如,按10%的增速,5年至10年中国汽车产销会达到4000万辆的规模。在刚结束的全球汽车论坛上,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联储经济学家爱德华·波利斯哥特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400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7500万辆,一直到2040年,中国还将继续增加汽车保有量。

        专家认为,2009年中国车市在减税等刺激政策的拉动下逆市上扬,在扩大内需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但是,从长远看,汽车产业必须维持理性的可持续增长。

        能源、土地、环境:三大制约因素凸显

        汽车的高速增长让中国快步进入了汽车社会,而这种高速增长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三大制约因素。

        专家指出,年产销3000万辆、4000万辆、7500万辆的乐观预测,对于中国新车市场来说可谓“过于自信”,因为这一预测忽略了三个基本常识:一是我国“人多地少”,无法容纳这么多汽车;二是中国没有足够石油,来为这么多汽车提供燃料;三是城市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美国作家莱斯特·R·布朗在他所著的《B模式》一书中说,在美国,每增加5辆汽车,就得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被铺上沥青。如果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人一辆汽车的拥有率,汽车总量将增加到6.4亿辆。假定中国每辆机动车的用地面积与欧洲、日本相同,那么,6.4亿辆汽车需要铺平的土地面积会接近1300万公顷,而目前这些稻田年产1.22亿吨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

        据统计,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约50%20108月,这一对外依存度增至5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近日介绍,“十一五”规划新增的1亿吨左右炼油能力,几乎全部被新增汽车消耗。

        分析人士指出,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是一条警戒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在缺乏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显然是不安全的。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目前国内每辆车每年平均消耗汽油2吨左右,而可能提供的汽、柴油每年是2亿吨,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能达到每车每年只消耗1吨汽油的水平,2亿吨的燃油也只够2亿辆车使用。

        与此同时,机动车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成为困扰都市生活的一大难题。今年中秋节前后,北京等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表明人、车、路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说,北京平均每天净增1900辆机动车,按照这个速度,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按照规划,北京市区内的道路设施即使达到最完善的状态,也只能容纳670万辆机动车。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届时北京道路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5公里,只相当于普通人慢跑的速度。

        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汽车排放已经成为一些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占45%以上,而且这一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