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市待调整 重拾升势
  • 时间: 2010-10-25 02:33:02    作者:    来源: 和讯    点击:
  • 上周,胶价开始进入高位调整。现货报价依然较高,仍维持在30000/吨之上。受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市场货源依旧偏紧,但成交量不高,买家保持谨慎,国内轮胎企业或将面临再次提价。

    三季度以来,橡胶维持上升,屡创新高,得益于基本面及资金面的双重配合。当前,这种局面依然存在,但强度已不及初期。何出此言?我们来做些分析。

    1 加息,削减多头“杀气”

    三季度,国内调控政策处于“真空期”,在货币供应适度宽松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胶价节节攀升,但加息影响了这种现状。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后,国内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框架,调整产业结构,真正意义上做到“国强民富”。

    加息,表明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但通胀下相对的“负利率”会造成国民收入及资产的“缩水”,从而也会导致投资非理性化的出现。当然,一次加息远不够减少流动性,但能削弱市场多头的 “杀气”。因为,部分投资者会预期调控政策已走出“真空期”,从而会将资金转向价格偏低、安全性更高的品种上,造成大宗商品市场涨跌出现分化。

    2、库存,悄然抬升

    对于市场中的实际库存,很难完全统计。有报告反映:在胶价上行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现货没有流入生产企业,而是被囤于中间贸易商手中。不管是否属实,我们能发现:上海交易所橡胶库存连续增加,最新为41681吨,较7月份已翻番。同时,TOCOM胶库存也上升至7408吨,为6个月来最高。

    虽然,市场上现货供应依然偏紧,但库存的逐步上升应令我们加以重视。

    3、抛胶,“风声水起”

    轮胎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45家轮胎企业的毛利润率平均降低1.12%。天然橡胶价格的持续暴涨,直接导致橡胶制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深受影响。为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紧急召开橡胶价格暴涨应对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0多家轮胎企业代表强烈请求政府投放国储胶,以平抑胶价。同时,还希望政府降低天然橡胶关税。

    综上所述,我们能感受到一些市场变化,但仍不建议做空。因为,12月份国内将进入“停割胶期”,这意味国内现货供应将更紧张,对外依存度亦更高。因此,调整后仍尝试买入。安全起见,以现货报价为买入参照。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