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下)
  • 时间: 2010-11-01 02:31:05    作者:    来源: 中国化工信息网    点击:
  •         2  国内生产现状

      经过多年生产与发展,目前我国橡胶助剂生产企业约有近100家,其中年产能超过万吨的生产企业有中石化南化公司化工厂、山东圣奥化工公司、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东北助剂总厂、山东单县化工厂、天津有机化工一厂、浙江永嘉化工厂、株洲天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拉勃化工有限公司、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铜盛化工有限公司等。

      近年来我国橡胶助剂产能增长迅猛,2004-2005年国内掀起了橡胶助剂建设高潮,许多新建的装置在2006年上半年达标生产,同时2006年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装置能力更大,远远超过2005年,2006年上半年国内主要促进剂企业如天津有机化工一厂、山东单县、镇江振邦等纷纷扩建生产装置,由于促进剂进入门槛比较低,又有数家企业新建促进剂生产装置。2006年橡胶防老剂新建能力更大,英国斯夫特实业有限公司在山东华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2t防老剂4020装置,并配套建设2t原料对氨基二苯胺生产装置,计划在2007年将其防老剂能力扩大到4t2006年中期装置建成投产;山东宁阳飞达新建年产4000t防老剂4020装置于2006年二季度/顷利投产;德国朗盛公司与铜陵信达化工及铜峰电子合作建设万吨级防老剂4020装置预计20077月投产;天津拉勃化工公司2006年上半年将原有年产1t防老剂RD装置扩大到2t。因此2006年国内新增防老剂生产能力近5t,新增促进剂生产能力近4t2006年我国橡胶助剂产能约为37t,其中防老剂产能约为13t;促进剂产能约为21t;其余为加工助剂。2006年全年橡胶助剂产量约为33t左右,产量同比增长约为40%左右。目前我国主要橡胶助剂品种全部能够满足国内生产与需求,而且多数品种产能将有相当余量用于供应国际市场。我国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主要品种产量变化分别见表3和表4

    我国主要促进剂近年来产量变化情况

    名称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产量/t

    比例/%

    产量/t

    比例/%

    产量/t

    比例/%

    产量/t

    比例/%

    产量/t

    比例/%

    M

    1.78

    27.0

    2.14

    25.6

    3.61

    34.4

    4.40

    31.9

    2.73

    16.6

    DM

    1.40

    21.2

    1.33

    15.9

    1.76

    16.8

    2.20

    15.9

    2.68

    16.4

    CBS

    1.01

    15.3

    1.38

    16.5

    1.82

    17.3

    2.81

    20.4

    3.11

    19.0

    NOBS

    0.58

    8.8

    0.56

    6.7

    0.61

    5.8

    0.95

    6.9

    1.09

    6.6

    NS

    0.35

    5.3

    0.38

    4.6

    0.72

    6.9

    1.40

    10.1

    2.51

    15.3

    D

    0.25

    3.8

    0.98

    11.8

    0.09

    0.9

    0.25

    1.8

    0.83

    5.1

    TMTD

    0.45

    6.8

    0.58

    6.9

    0.76

    7.2

    1.05

    7.6

    1.10

    6.7

    其他

    0.78

    11.8

    1.00

    12.0

    1.13

    10.7

    0.74

    5.4

    2.34

    14.3

     

      国内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轮胎与橡胶工业的迅猛发展,拉动和刺激了我国橡胶助剂产能与消费量的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轮胎生产国和耗胶国,2006年国内轮胎产量继续保持前几年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国内轮胎产量达到43318.8万条,与上年相比增长了36.14%,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为17859.8万条,比上年增长了25.23%。据橡胶协会预测数据显示,2007-2008年我国新增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3000万条以上,轮胎产量为15346.59万条,环比增长20.52%;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6813.21万条,环比增长34.51%。轮胎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见表6)

    近年来我国轮胎产量统计情况  万条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轮胎总产量/万条

    8379

    10290

    18785

    23926

    31820

    43318.8

    年均增长率/%

    6.8

    22.8

    82.6

    27.4

    33.0

    36.14

    子午线轮胎/万条

    3006

    4387

    6887

    10436

    14262

    17859.8

    年均增长率/%

    36.9

    45.9

    57.0

    51.5

    36.7

    25.23

     

      根据我国汽车和轮胎工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来看,国内橡胶助剂需求潜力巨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根据我国轮胎、橡胶制品的十一五规划进行预测,预计2010年我国橡胶助剂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5t左右,其中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需求量将达到17t18t左右。对助剂的要求是高效、环保,因此橡胶助剂的品种逐渐趋于集中,其中促进剂主要集中为促进剂CBSNS;防老剂则主要集中为防老剂4020RD,根据我国橡胶工业发展速度,国内计划建设装置情况及出口前景,我国主要橡胶防老剂产量及预测见表7

    我国主要橡胶防老剂和促进剂产量及预测  t

    年份

    RD

    4020

    4010NA

    CBS

    NS

    M

    2005

    32100

    23700

    17100

    28100

    14000

    44000

    2008

    42000

    48000

    18000

    30000

    18000

    48000

    2013

    63000

    70000

    20000

    33000

    27000

    65000

     

      我国橡胶助剂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国内产能增长过快,几乎所有的橡胶助剂品种都呈现过剩的局面,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导致橡胶助剂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2006年国内主要橡胶助剂价格逐月下滑,橡胶防老剂大部分品种价格下滑幅度在20%-30%之间,橡胶促进剂价格下滑幅度在10%-20%之间。2007年一季度国内橡胶助剂仍然处于低价位运行,自2006年价格大幅度下滑后,导致秋兰姆类促进剂和喹啉类防老剂装置处于亏损的边缘,几乎没有利润而言。随着产能进一步扩大,我国橡胶助剂工业正在步入微利时代,由于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落后品种和落后装置将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被淘汰出局。

      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橡胶助剂产能严重过剩,整个行业迎来微利时代的窘境现状,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橡胶轮胎工业市场前景较好,对助剂需求量快速增加,以及我国橡胶助剂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的优势,可以说未来我国橡胶助剂工业机遇与挑战共存,对我国橡胶助剂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4.1  扩大装置规模

      从世界橡胶防老剂发展趋势来看,国外一些跨国公司早已开始调整生产布局,减少生产布点,由提高单套装置生产能力来提高总体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我国橡胶促进剂生产企业多达30余家,多数企业仅仅生产1-2个品种,而且目前尚无一家企业建设万吨级的规模,多数生产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许多企业新建装置多为以前促进剂生产企业的复制品,不仅规模小,合成技术落后,质量标准不统一,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污染严重,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要比国内销售的还要低,而且出口产品多是用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橡胶制品中。我国主导防老剂品种4010NA4020多年来一贯制的年产2000t规模,最近才出现单套规模1t装置。目前橡胶助剂已经不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必须依靠规模来获取经济效益。今后橡胶助剂生产在加快规模化进程的同时应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实现高效环保主流品种规模化、优质化。

      4.2  高度重视复配

      近年来国内橡胶助剂行业合资进程加快,如青岛莱茵、丹阳康普顿、昆山亚特曼等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并不自己生产橡胶助剂,而主要靠购买国内优质低价促进剂进行复配,然后销售到国内外市场,做到把生产过程的污染留给别人,同时获取较为高额的利润。目前世界材料助剂发展主要趋势之一便是复合型助剂,因此国内助剂界加大复配研究与开发力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4.3  密切关注REACH,增加产品出口

      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的法规草案于20061231日被欧洲议会通过,于200761日正式实施,REACH法规实施渐行渐近,橡胶助剂行业属于监控系统内产品,促进剂作为我国主要橡胶助剂出口品种,将对我国促进剂生产、使用造成相当大影响,其中促进剂环保问题最大的就是可以产生致癌亚硝胺的问题。因此国内橡胶助剂工业应密切关注,同时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生产环保型硫化促进剂已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与方向,重点发展的品种有促进剂NSCBS等。目前国内产能已经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来相当一部分要依赖出口来消化快速增长的产量,因此也应高度重视REACH政策,加快产品认证工作,保证我国橡胶助剂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4.4  实施品种系列化,大力开发新品

      许多橡胶助剂品种合成工艺路线接近,只是原料有所不同而已,如促进剂CBSDZ;促进剂NOBSDIBSDCBS;防老剂40204010NA;防老剂3100H等。因此国内应加大系列化产品的开发,其中要理解系列化品种的真正内涵,那就是建设柔性生产线,采用一套装置生产多个品种促进剂。橡胶助剂作为精细化学品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建设柔性生产线在国外屡见不鲜,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做到上游原料的规模化、促进剂品种的系列化、设备通用化已经成为今后增加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国内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应该停留在理论上,要加快实践和建设步伐。在实施产品系列化的同时要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目前值得关注的橡胶助剂新品种有:促进剂TBzTD、促进剂ZBEC、促进剂TBSI、防老剂616、防老剂4030、防老剂FR、硫化这原剂Perkalink900、硫化稳定剂Duralink HTS、防焦剂HTM、多功能促进剂TiBTM、促进剂CBBS等。

      实施循环经济,加快提升技术,市场需求有限,但是科技进步是无限的,根据我国政府实施循环经济的精神,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通过如此途径才能够大大减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结合我国橡胶助剂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首先要加强三废治理,强化副产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其次加快技术进步,开发与推广清洁工艺,将污染和副产物消灭在工艺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清洁工艺有:双氧水氧化生产系列促进剂技术、硝基苯法生产对氨基二苯胺、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异丁烯直接氨化法生产叔丁胺、固体酸法催化合成橡胶防老剂RD、间二异丙苯氧化法生产间苯二酚、硝基苯与苯胺合成促进剂M等;第三要延伸产业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限用有毒、有害产品,大力发展新产品,实现上下游产品和产业协调发展。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