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维持高位振荡格局
- 时间: 2010-12-16 09:45:59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纵观目前的市场,影响胶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就是流动性与橡胶供需。短期看,由于11月CPI数据公布之后,央行采取了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因此在今年天胶减产的背景下,胶价振荡走高,但进入明年1月份之后,天胶行情会如何演绎呢?
前期天气因素影响供应,明年1月份或成产区出货的最后冲刺
产区天气是今年炒作的主要因素,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调降今年天然橡胶产量增长预估,从之前的6.3%调降至5.3%。主产区泰国在7月、11月都受到了降雨的影响,延误了割胶及物流运输,而7月、11月也恰恰是泰国产胶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泰国全年产胶数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11月份的洪水,对泰国南部的胶园、贸易商、物流环节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至今泰国方面原料供应仍然偏紧,外盘报价一直维持在4500—4600以上,即便在11月中下旬沪胶出现10%的调整,泰国三大交易市场干胶报价却仅仅从120泰铢调到118泰铢,调整幅度不到3%。再看天然乳胶以及橡胶的上游原料,在11月份的调整行情中这两种产品的价格均以横盘为主,并未出现大幅调整,纵观全年,也一直维持平稳的上升态势。上游原料及乳胶价格的上升均为干胶价格提供了有效支撑。
国内天胶产区进入12月份之后转入停割周期,货源只能依靠进口补充,因此前期外盘价格坚挺,令国内天胶期现价格均被带动回升。但在进入明年1月份之后,我们需要继续关注产区方面的天气影响情况。由于东南亚产区一般在每年1月份降雨量偏少,有助割胶,因此1月往往是主要产胶月份,如主产国泰国、印度全年的产胶旺季除了7月与11月之外,还有次年的1月。因此,若接下来1月份产区割胶进程正常,则未来天然橡胶的供应量会较目前略有增加。根据年初ANRPC给出的产量预测,产胶国联盟最大的产量国泰国,截至9月产量只有全年预测总产量的40%—50%,而全年的另一半产量会在10月至次年1月供应,由于11月遭受洪水袭击,令胶园在11月初无法开割或售货,虽然胶价高企弥补了部分损失,但由于成交量下降,若要达到全年300万吨的产量,泰国胶园或将会在明年1月份加快出货。供应增加所形成的压力将会在明年1月中旬之后陆续反映到库存与价格上,胶价或将在明年1月出现回落调整。
国内调控恐抑制新增需求,明年年初需求增速或将放缓
在连续2个月CPI涨幅创年内新高之后,管理层对物价的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央行采取了1次加息与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中央经济会议定调明年的货币政策从稳,因此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央行调整利率的概率降低。但是,管理层通过实施各种行政政策和措施对流动性充足造成的过度投机进行了监管和压制,银行方面收紧银根限制了新增资金的信贷,证监会、期货交易所均出台相关的文件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加强监督等多项措施以监管过度投机的交易,为明年的价格调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性效应,传导期一般是3—6个月,因此前期的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流动性的影响真正反映到市场上或许要到等到明年一季度。
另外,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轮胎行业进行了新的规定,提高了轮胎行业的准入标准,通过行业的升级改造,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此举将会造成明年新增的需求受到限制。而且由于目前橡胶价格高企,国内轮胎企业成本不断提高,下游轮胎提价后成交仍然欠佳,一旦今年年末的购车优惠政策结束后,明年年初的新车销售增速或将放缓,这也将影响橡胶的需求增速。
综上所述,前期上游的减产及下游需求增速较快令天胶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干胶价格也创出了历史最高的年平均价,在天胶价格站上了历史新高的台阶之后,胶价能否延续近2年的上升态势呢?
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调控政策或将告一段落,因此胶价仍然维持偏强局面,但若明年1月份产区能够顺利产胶,在供应面上将给目前站在历史高位的橡胶形成一定的压力,配合国内的货币政策的传导以及明年对流动性的管理与控制,胶价或将在明年1月份出现调整。另外,由于产区在明年2、3月份停割,胶价下方30000关口的支撑仍然比较明显,明年1季度或继续呈现今年年初的高位振荡格局。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