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货市场波动原因浅析
- 时间: 2010-02-12 09:09:34 作者: 帥阁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2月11日,国内期市基本上以全盘皆红而告收,能源化工、工业品、糖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引领期市强势反弹,特别是以天胶为代表的能源化工板块,今日平均涨幅达到了2%左右;从而一举收回了自1月11日国内期市展开的中级调整的三分之一强的失地。强度之大,速度之快颇带有虎虎生威的色彩,牛年即将过去,虎年在即,对于此态势,是新一轮的上行,还是仅仅是反弹?笔者较为倾向于后者。
之所以如此认为,首要的是先要捋清楚近一个多月以来的价格转变的内外因素,回顾2009年,单纯的从价格看,能源化工等期货板块均以单边上行而呈现,升幅都超过了200%,与其说是各国政府救市政策推力发挥结果,倒不如说是金融危机导致的价格技术性回归大大释放,进而促成了投机资金完成了新一轮的价格运作过程。毕竟投机价格上涨的过快性与需求恢复的波动性潜在的差异足以暗示出本轮价格的上行并非是实体经济改善的完全结果。随着近两个月价格的加速上行,投机资金置巨量库存于不顾,挤空的意图明显,最终在1月上旬之后,伴随着国内2009年度一系列利好经济数据的出台,市场的资金持有规模也达到了历史高度---RU1005达到了20万手水平---市场的极度看涨气氛达到了极限,前期的控盘多头也成功的利用了这种情绪实现了派发,内在的资金力量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巨量资金对峙与价格的滞涨矛盾凸显。显然,释压下行是较好的选择,经1月11~20日反复之后,空头终于等来了一系列的利空,中国政府调高银行准备金率、各国撤离救市政策的言论、希腊政府的财政危机、美元指数的强势上行等等接连发力,恐慌性抛盘与节前资金回流压力导致了2月5日前一个月内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跌幅最高达到了22%,可谓飞流直下;市场的资金规模得到有效压缩。然而在2009年的牛市大背景下,空头的急于下行与急于脱身是成正比的,随着价格的下行,商品的价格潜在价值作用发挥了出来;市场并无新鲜的利空出来,空头拖至节前一周的另一目的开始显现,这就是迫于节日停盘的时间压力,市场调高保证金标准让套牢多头在承受下跌空间资金成本的同时更是雪上加霜,多头的主动收缩阵线让空头回吐有了发挥的仓位基础,多头的步步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加大了空头获利空间的入侵型上行。比如,期胶1005合约价格在21600~23950元/吨之间减幅6万手,占持仓比例的35%,塑料,PVC,PTA等主力合约减幅在12~30%不等;相对于1月上旬时期的持仓水平,减幅都在50%上下,资金撤离的迹象明显,从而为整个的农历2009年画上了句号。从交易角度看,这种节日情绪为掩盖导致的资金撤离更多的是单纯以资金博弈必然结果,是投机性高位震荡的产物。笔者认为,假如说资本形成对农历2009年GDP和商品价格发挥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农历2010年,实体经济的改善及大宗商品需求的真正启动将左右资金对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制造业的回暖、出口滑落形势的逆转、产业结构的升级、积压订单的改善、原料及产成品库存的增消等等都将是影响节后价格走向的重要因素,而非单纯的资金推动。从策略看,本次下行,大部分刚性品种仅仅完成了11月份以来形成的金融属性溢价的回落修正,后期自主修正后将转向空头依赖库存的增减度来进行价格的进一步滑落来实现库存的进一步减少。从行业看,以有色为代表的避险性需求的商品价格上行或将陷入疲弱;而以能源化工为代表的需求性产品将趋于活跃,市场的参与度将扩大,震荡空间也放大,以适应需求的反复性;和居民息息相关的油脂等部分农产品将面临补涨,并有望步入一个新牛市中级行情之中。从政策导向看,扩大经济抗风险能力,防范通胀,尤其是防范大宗商品的联动性通胀也将促使商品品种的走向上产生分化。总而言之围绕价值中枢大幅度波动将是节后的突出特点,单纯的看涨和看跌都不是最佳选项,把握好节奏将显得直观重要。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