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幅震荡将是期市主旋律
- 时间: 2010-02-23 08:42:42 作者: 帥阁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国内春节长期期间,国外资本市场走势可谓牛气不减,道指纳指等等累计上涨幅度达到了6%以上,而在良好的资本投机心理推动下,期市表现亦不俗,国际原油价格也在19日一举突破了80美元的关口压制,累计升幅近10美元/桶;伦铜价格再度逼近7500美元附近,国际黄金价格再度上破1100美元;国际农产品价格也止跌回稳,上行的迹象开始出现端倪。能源化工、工业品仍是引领期市强势反弹的中坚力量,从而一举收回了自1月11日展开的中级调整的三分之二强的失地。强度之大,速度之快态势无疑将对节后国内期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但影响的结果是新一轮的上行,还是仅仅是反弹?笔者认为,与2009年单边上涨所不同的是,围绕价值中枢大幅度波动将是2010年国内外期货市场共同的突出特点,单纯的看涨和看跌都不是最佳选项,把握好节奏将在以后的交易操作中起决定性作用。
之所以如此认为,首要的是先要认清2010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单纯的从价格看, 2009年期货及国际股市均以单边上行而呈现,升幅都超过了200%,各国政府救市政策推力、价格技术性回归促成了投机资金完成新一轮的价格运作过程是主要动力所在。假如说资本形成对2009年GDP和商品价格发挥了巨大的贡献,那么2010年,实体经济的改善及大宗商品需求的真正启动将左右资金对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制造业的回暖、出口滑落形势的逆转、产业结构的升级、积压订单的改善、原料及产成品库存的增消等等都将是影响节后价格走向的重要因素,而非单纯的资金推动。而这也是各国救市政策所努力的希望结果,事实上,各国救市政策退出的言论也是导致前期价格波动的导火索,受剧烈波动的连带效应,国内期货市场节前的恐慌性抛盘与资金回流压力导致了一个月内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跌幅最高达到了22%,市场的资金规模得到有效压缩,期胶等持仓压缩比例甚至达到了50%左右,大部分持仓回落30%左右。可见,投机价格上涨的过快性与需求恢复的波动性潜在的差异足以暗示出本轮价格的上行并非是实体经济改善的完全结果,投机力量的心理基础一旦动摇,其对市场的冲击严重,其也势必将形成巨量资金对峙与价格的滞涨矛盾。单纯以资金博弈其必然结果是投机性高位震荡,这也能够较好的解释1月中旬以来国内外市场的震荡原因了。
从数据上看,各国政府努力消化金融危机的不利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近期,从希腊到西班牙,再到葡萄牙,一场政府债务危机正在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在欧元区内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GDP比重名列前茅的国家赤字比重均在8%以上,意大利财政赤字虽然仅为5%左右,但公共债务总额却占GDP的115%;而美国近期经济数据尽管表现理想,但继续有美国地区银行倒闭,2月上旬再有4家美国地区银行被接管,涉及金额近40亿美元,令今年以来美国倒闭的中小型银行数目增至20家。其潜在的增加了资金的两种需求,一种是美元的“套息交易”避险需求,另外一种则是大宗商品及资本市场的抛空避险需求。市场在谋求这种平衡的同时显然注意到了一个共同的事实,这就是2009年商品价格的上行是伴随着高库存出现的,同时,股市市场的改善并未带来就业及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性改善,此种状况将在2010年的上半年难有实质性的改善。单纯的以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直接副作用就是联动性通胀的降临,四处泛滥的流动性诱导货币不稳定并将引致利率不断走高。这就给市场一种暗示,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在2010年价格出现单边上涨和单边的下跌,其对经济的杀伤力都具有同等的危害。而2009初已经给了我们一个价格变动的“地板”启示,这就是如果不合理的价格下跌引发危机,政府将出手稳定经济,而2010年初的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一旦有引发政策承受力的通胀及不利因素出现,调息及收缩资金的“天花板”预警线将发挥制约打压作用。错综复杂的环境势必将把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资本运行的区域限定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宽幅剧烈震荡,激发需求将是外在的必然表现。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