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气象部门综合评估显示 全省干旱等级达80年以上一遇
- 时间: 2010-03-17 02:14:00 作者: 来源: 云南日报 点击:
2009年至2010年云南秋、冬、春连旱中期评估结果显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预计雨季到来以前全省干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昨日,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召开的气象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从2009年9月上旬以来,云南省降水明显减少,高温、少雨天气一直持续。2009年9月上旬至2010年3月上旬,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有112个县市降水偏少30%以上,76个县市降水偏少50%以上。全省降水量创下了自1961年以来历史最少的记录。通过遥感监测的比较,从2010年1月至3月,全省干旱面积明显扩大,干旱程度明显加强。从土壤墒情监测情况上看,2009年9月下旬开始,干旱区土壤含水率便逐步下降,除昆明站在2009年12月上中旬有所反弹外,其他站点基本上呈明显的单边下降趋势。
据云南省气候中心3月12日发布的未来30天气候趋势预测,云南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间,仍将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由于3月至4月是云南的季节性干旱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30毫米和46毫米,对目前的旱情难以起到缓解作用。
专家认为,云南所面临干旱的后续形势将更加严峻,一旦出现秋、冬、春、初夏连旱,干旱的损失将难以估计。
专家分析,从历史上看,影响云南最严重的干旱并非秋、冬连旱,春旱和初夏干旱才是最主要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云南粮食作物构成中夏粮仅占14%~20%,秋、冬旱主要影响的夏粮生产占全年的比重并不大,而进入春季以后,大春作物开始陆续育秧和播种,春旱和初夏旱才是对农业生产产生更大影响的灾害;对于人畜饮水来说,由于蓄水设施常年能够在雨季储到足量的水,蓄水量基本能满足秋冬季节的用水,而到了春季,蓄水设施无水源补充,如上年蓄水不足,将对春季用水形成威胁。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