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橡胶减产 轮胎涨价
- 时间: 2010-03-19 09:28:08 作者: 来源: CCTV 点击:
云南是我国第二大橡胶主产区,干旱使得橡胶减产,下游的轮胎行业已经有了强烈的反应。去年8月到10月,轮胎企业曾经掀起过一轮涨价潮,涨幅为3%到5%。记者从广州的一些轮胎超市了解到,现在,新一轮的涨价潮再次上演。
在广州番禺的这家中型轮胎超市,16号整个上午和中午没有做成一单生意。店长说,节后是销售的淡季,但最近轮胎涨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涨价后轮胎销售明显受到影响,但是记者从多家轮胎超市和汽车配件店了解到,新一轮的涨价潮即将爆发。广州番禹伊通轮胎超市店长高紫艾:米其林从3月16号开始涨了几个大品牌都是这样每个品牌都是3%到5%左右。
记者从轮胎生产企业了解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仍然是第二轮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国内,橡胶的主产地云南由于遭遇严重旱情,产量下降几成定局,涨价预期强烈。此外,国内轮胎企业的原材料七成依靠进口,而去年以来,生产轮胎的天然橡胶、顺丁胶、丁苯胶三大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天然橡胶每吨上涨约1000美元,涨幅相当于50%。
云南干旱对于期胶的影响在2月25日被搬上了期胶的运作舞台,时值节后的价格高点,但这更多的是被多头主动刻意抛出来的,并不幸的充当了其出货的烟幕弹,随后价格一路走低至22500元/吨附近。因为云垦原3月9日部分农场开割试刀之后,出胶乳量仅为往年正常量的1/3,但期货价格却加速下行。事实上,云南干旱在去年9月份已经显现,并在国内期糖市场被炒作了一番,尽管云南作为国内天然橡胶的第二大产区,但目前谈干旱对天胶的整年产量究竟有多大影响尚未时过早。
之所以说过早,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考虑生产供给层面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对应的需求层面,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期胶的其它运行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时间内,影响胶价的主要因素在于什么。
对于前者,从国际层面看,由于2002年之后国际胶价的上涨,世界橡胶的种植面积实际上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产量也大幅度的增加,而国内橡胶的消费有70%以上依赖进口市场,尽管有消息透露受干旱天气影响,泰国2010年橡胶产量或仅为300万吨,低于预估,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泰国1月橡胶出口较去年同期跳增26.1%,至284,291吨,预计2月出口仍然高企。马来西亚1月天然橡胶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8%至108,892吨;1月橡胶产量较上月增长12.3%。2010年该国天然橡胶产量预计较2009年的856,189吨增长17%,达到100万吨。不过3月和4月将逐渐减少,当时供应将回落,因橡胶树在干旱季节停止分泌胶乳。
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实际产量表现为增加态势,目前的供应减少更多的为人为因素导致,国际橡胶生产联盟的限制出口及价格的保护措施增强了市场的囤货预期和价格的过度投机。相比之下,中国天然橡胶宜植地100万公顷,目前植胶面积75万公顷以上,其中云南18万公顷以上,国内天然胶产量仅占世界天然胶产量的6.9%,区域性的价格走势还得取决于国际大背景。同时,目前处于橡胶的待割时节,干旱难免推迟开割,但其同台风、地震等毁灭性自然灾害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只要不大范围落叶就不会导致树木的致命伤,从而不至于形成极端性减产。而相对于需求层面,则主要解读本年度以来的库存情况,这在下一问题进行表述。
对于后者,笔者认为,20000元/吨以上都基本上是期胶的金融属性延伸,而非需求的实体价值中枢,后期更多的取决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变动及金融市场的波动。从目前情况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上均回归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起点,而当时正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积累了相当的投机泡沫导致暴跌,过高的价格成本阻碍了经济的有效运行。价格过高的风险等同于过低的危害,此种态势至少引起了政策层面的谨慎,中国加息、防范通胀措施的胎动等等已经有了表现,而目前期胶价格的快速表现金融属性将更多的取决于国际金属市场的变动,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