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干旱难改沪胶中期跌势
- 时间: 2010-03-29 09:23:43 作者: 来源: 世华财讯 点击:
银河期货分析师表示,近期在橡胶主产区云南干旱的影响下,沪胶强劲上涨,但受制于全球2010年橡胶产量预期增长,及“特保案”对轮胎行业的影响日趋明显等因素,沪胶4月下旬有望下跌。
期货日报3月29日消息,2010年中国天胶第二大产区云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600余万亩的天胶种植区受到影响。云南干旱对天胶市场供应究竟有多大影响呢?银河期货分析师原静表示,目前全球天胶主产国主要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四国的天胶产量占全球橡胶供应量的80%左右,特别是泰国的比重更是高达35%。另外,东南亚地区的天胶出口量占到总产量的90%,因此东南亚产胶国的供给情况对天胶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而中国的天胶产量仅为60万吨左右,占全球比重不足7%。最重要的是,中国是天胶第一进口国而非出口国,中国天胶消费量有近75%是进口的,且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口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国天胶生产从供给角度看对天胶价格影响是没有主动性的,反而从消费角度看对国际天胶价格的影响更大。
国内市场上,云南是中国天胶第二大产区,天胶供应量占到全国产量的35%,在此次干旱中有35%的种植面积受灾,即或将减少7万吨天胶的供应量。相对于全球950万吨的总产量来说,国内产区减产尚不足以撼动全局。可见,云南干旱并不会影响天胶整体的运行趋势,那么后期天胶将面临怎样的价格运行轨迹呢?
短期来看,中国干旱已逐渐蔓延到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产胶国家,天气干旱使得市场上天胶供应有限,天胶现货价格持续上涨,触及历史高位。此外,印度也因为酷热的天气阻碍了农户收割天胶的进度,天然橡胶价格飞速上涨。再加上泰国政变等炒作因素,目前市场上供给紧张使得国际市场天胶价格居高不下。在国外橡胶现货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内橡胶现货价格也稳定在24,000元/吨上方,与期胶价格形成倒挂。
3月份,全球汽车销量继续强劲增长。中国方面:3月份是汽车的传统销售旺季,加之3月份是2010年工作日最多的月份之一,在季度末经销商更愿意多提车和多拿销售奖,因而对汽车价格优惠幅度会略增大。因此,3月份中国汽车销量或将冲击1月份的历史记录。美国方面:由于汽车生产商采取的消费刺激措施有效地吸引了消费者,3月份汽车销量预计增长23%,达110万辆。而自2008年9月份以来,除了在美国政府实行旧车换现金的2009年8月份销量达到126万辆外,其余月份均在110万辆以下。因此,3月份美国汽车销量预期向好,将对橡胶市场形成支撑。韩日方面:虽然丰田召回事件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丰田采取了零息贷款购车和其他刺激消费措施以吸引消费者,3月份日本车市仍较为乐观。丰田召回事件中,受益最大的将是韩国汽车品牌,预计2010年韩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将从2009年的7.0%升至8.5%,韩国国内轿车的产量将比2009年增长7%。其他国家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由于采取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和对汽车存在刚性需求,汽车销量将继续保持上涨势头。
3月25日橡胶价格大幅上涨,但26日沪胶并未跟随日胶继续上攻,表明市场主力多头并不想在3月底继续发力。主要原因是,从胶价上涨的速度及幅度看,各国对于干旱因素的炒作已基本结束。另外,4月初各国将陆续公布汽车销量,由于预期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销售水平,多头或将拉升机会留在4月中上旬。因此,若3月底沪胶能守住24,000元/吨关口,则4月中上旬市场将面临一波强势反弹行情。
但长期来看,天胶走势或将扭转。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形势并不利好期胶走势。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联合救助希腊显示欧盟内部问题重重,而葡萄牙信贷评级遭调降,加剧了市场担忧情绪,增强了美元避险吸引力;印度加息令市场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预期各国宏观政策趋紧,始终是阻碍橡胶价格上涨的利剑。
从橡胶的长期基本面看,天然橡胶供应紧张的局面并不会延续全年。截至3月份,全球主产国前两个月的产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泰国1月份同比增长23.4%,马来西亚1-2月份同比增长43.3%,印度1-2月份同比增长7.1%,越南1-2月份同比增长6.5%,斯里兰卡1-2月份同比增长6%,柬埔寨1-2月份同比增长8.3%。同时,市场对于3-5月份的产量保持比较乐观的预期,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中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的天胶产量共预增8.25万吨。此外,2010年全年产量预计将增长6%,达到950万吨,而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供应量为898万吨。因此,随着后期天气转好,不排除橡胶价格打开下跌空间。
中国前两个月累计进口橡胶30万吨,同比增长66.7%,达到了历年橡胶进口量的顶峰,国内橡胶供应充足,因此尽管干旱多时,但国内市场货源并未出现紧张迹象。从前期东南亚橡胶市场传来的消息看,3月份中国的橡胶进口数量不小,国内将面临更大的库存压力。因此,国内橡胶现货价格一直不能及时跟随国外现货价格上涨的脚步,导致国内外橡胶价差逐渐拉大,国内采购商主要在国内购买橡胶,在东南亚市场上采取观望态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中国的轮胎行业已经造成严重冲击,同时印度海关也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子午线轮胎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中国轮胎出口比“特保案”发生前已下降了70%-80%。与此同时,中国轮胎行业正面临轮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在美国实行轮胎“特保案”以后,橡胶价格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暴涨40%,成本上涨吞噬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中国轮胎企业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企业并不能通过提价来全面消化这种成本的压力。目前国内轮胎行业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帮助轮胎行业脱离困境,若后期橡胶价格继续上涨压缩轮胎行业利润,国家可能会继续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下游消费企业渡过难关。
2010年橡胶产量预期增长将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特保案”对轮胎行业的影响日趋明显,同时国内橡胶库存较大,将对后期东南亚橡胶现货价格产生拖累,因此,4月下旬橡胶市场或将打开价格下跌的空间。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