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或刺激沪胶走出上升第五浪
  • 时间: 2010-04-26 09:06:50    作者:    来源: 集成期货    点击:
  •        一、 行情回顾及预测

      今年第一季度沪胶总体都在宽幅震荡,一方面是原油高位震荡,另一方面是主产国越冬季节使供应紧张。技术上,沪胶目前正在第四浪的三角形调整中,后市如果原油、美股和干旱行情持续,将走出上升第五浪,在27000的重要压力将受压。

      

    图为泰国RSS#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沪胶1009合约周线图

      

    图为沪胶1009合约周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二、 宏观因素分析

      WTO近来作出预估称,今年全球贸易量可望增长9.5%,扭转去年创下二战以来最大减幅的颓势,显示全球经济迈向复苏。

      美国2月消费者支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暗示支撑了劳动市场好转,家庭已蓄势接下政府和库存重建的棒子,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推手。希腊、葡萄牙等主权债务问题尽管市场仍担忧,但IMF和欧盟将在必要时援助,对全球经济影响缓解。

      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大引擎。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巨大的国内市场、低额关税都刺激了进口商品的激增,给周边国家带来利好消息。同时,目前我国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出口市场。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另外,中国今年后几年大量保障民生的住宅工程,“四横四纵”的高铁建设和11个国家级战略区域的规划,都将从投资和消费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二季度宏观经济上行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各国政府可能加息,但在经济复苏不稳的情况下,政府加息的步伐和幅度始终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因此对经济复苏应该影响不大。

      技术上,美国标普500指数年后重拾升势,突破前期高位,后市可能攀升至1232受压。

      美国标普500指数周线图

      

    图为美国标普500指数周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技术上,NYMEX原油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一直受压于120周均线,相当于年线,本周再次拉阳线,有望在经济逐步复苏中突破均线,可能在100美元/桶受到重要打压。原油走升,将支撑天胶走强。

      NYMEX原油周线图

      

    图为NYMEX原油周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三、 供求关系分析

      1.干旱天气刺激天胶供应紧张

      3月22日,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在月度报告中称,全球天胶供应今年将增加6%,达到950万吨。但对于主要产胶国来说能够达到这一增幅仍有困难,因各国遭遇严重的旱情,令市场忧虑升温。泰国橡胶(24570,195.00,0.80%)协会总裁表示,自今年2月底以来,因处于干旱季节泰国天胶供应一直在逐渐下滑,干旱季节通常在4月底结束。但气象部门警告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将导致今年的干旱长于预期,因降雨量低于正常,且气温高于正常。

      我国云南广西地区也出现干旱情况。云南当地多位业内人士说,今年橡胶产量将较去年减产20%左右,26.7万亩受灾的数据偏于保守。往年一般在4月15日前后多有降雨,倘若今年也降雨,橡胶开割率将大幅提高,若继续干旱,则产量也将受影响。

      2.沪胶库存大幅回落

      截止3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胶库存降至74220吨,比1月下旬的15万吨,回落了50%。主要因为国内外巨大的价差加速了国内期货库存和青岛保税区现货库存的消化。日胶库存上升也较慢。

      

    图为沪天胶库存走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图为日胶库存走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3.国内汽车需求回归理性 创记录销量仍可期

      受各国汽车产业的消费扶助政策提振,各国汽车销售回升,今年前两个月仍继续回升中。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称,欧盟2月汽车销售较上年同期增加3%,欧盟2010年前两个月汽车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7.9%。

      中国去年汽车销售首破1300万辆,首超美国汽车销量。年前汽车销售仍较好,但春节后国内汽车销售进入低迷行情,持币观望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受政府是否收缩货币政策等不确定因素阻扰。但中国汽车协会仍看好中国汽车市场,他们估计2010年要超过1600万辆,如果经济形势好的话,甚至有可能达到1700万辆。

      

    图为中国汽车月度销售走势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3.轮胎出口比例下降 国内需求增长回补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近日表示,2010年将是“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产业损害最严重的一年。一方面,中国橡胶企业要调整结构,另一方面是外部需求不稳定。2009年中国轮胎总产量同比增长18%,至6.55亿条,其中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7%,业内人士预计,中国轮胎遭遇的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今年轮胎出口比重将进一步下滑。

      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范仁德的话称,中国2009年橡胶消费量增加6.9%至588万吨,已经连续第八年稳坐全球橡胶消费的头把交椅,主要受强劲的国内需求提振。因此,随着轮胎制造商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将使特保案影响下降,国内橡胶需求增长仍可期。

      

    图为国内天胶进口对比图。(图片来源:集成期货)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