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收紧引发天胶期价宽幅震荡
  • 时间: 2010-04-07 09:20:10    作者:    来源: 中信建投期货    点击:
  • 内容摘要:

      ★ 货币政策从紧的趋势逐步形成,对市场形成中期利空;

      ★ 主产区干旱引发对供应的担忧,形成对期价的短期支撑;

      ★ 天气因素左右季节性调整的方式,二季度期价可能先扬抑;

    图为橡胶(25530,25.00,0.10%)主力合约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货币政策从紧的趋势逐步形成,对市场形成中期利空

      1月12日中国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而拉开了回收流动性的序幕。随后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以及限制银行新增信贷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2月12日中国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显示出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决心,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幅度尚难以对当前充裕的流动性形成实质性的改变,但这一信号的出现实际上意味着流动性逐步收缩的趋势已经形成。而这一趋势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市场预期和投资者心理。继中国提高存款准备金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月18日宣布,基于金融市场状况好转,将银行贴现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0.5%提高至0.75%。西方的“贴现率”从“功能”上看,它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一样的——均为“货币调节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调节“流动性”。此外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于3月19日宣布,将回购利率(或关键贷款利率)上调至5.00%,同时上调逆回购利率(或关键借款利率)至3.50%,此为印度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尽管第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均未实施加息的政策,但经济刺激退出的趋势已经出现,未来全球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将是大概率事件,对于目前市场中充沛的流动性将形成制约。

      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不难看出,进入2010年国内新增贷款的节奏明显放缓,流动性收缩的趋势已经形成。随着国内CPI同比增幅逐步接近3%的警戒线,加息等更加严厉的货币调控措施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美国和中国相继启动加息进程,则短期对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会凸现。全球货币政策的逐步收紧将从根本上改变2009年下半年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力,使得大宗商品的流动性溢价水平逐步收敛,而商品自身的供求将重新成为影响价格的主导力量。

    图为广义货币M2变化率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主产区干旱引发对供应的担忧,形成对期价的短期支撑

      由于第一季度仍然处于停割期,天胶供应偏紧的局面没有明显的改变。消费方面,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出现回落,尽管仍维持在50以上运行,但结合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的回落,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增速已经不及去年下半年。从与天胶消费相关度较高的汽车行业来看,国内汽车产量尽管仍维持在高位运行,但同比增幅明显下滑。轮胎产量在去年五月份创下历史纪录后始终无法创出新高,显示美对华特保案的负面影响已经出现。也正是受到消费弱于预期的影响,天胶交易所库存在年初进口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依然持续攀升,一度超过14万吨,从而导致停割期并未出现明显的供应紧张的局面,并对期价的上行构成了压力。进入二季度后,随着汽车产能的快速增加以及经销商库存的不断增加,汽车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轮胎消费如果目前内需的支撑有所松动,整体上将面临下滑的局面,因此对于二季度天胶的消费我们认为并不乐观。

    图为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图为工业生产增加值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图为国内汽车产量同比变化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图为中国轮胎月度产量与天胶进口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供应方面,一季度尽管仍处于停割期,但东南亚部分主产国天胶产量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去年单产下降最多的印度1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长6%,至97,500吨,2月天然橡胶产量较2009年同期增加6.6%至51,500吨,截至1月31日的年末库存为287,965吨,较2009年增加20%。此外,因国际市场上胶价过高,印度1月天然橡胶进口增速放缓,同比增27%至6,553吨,12月进口量同比增长43%。1月共计出口2,480吨天胶,同比激增68%。马来西亚1月天然橡胶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8%至108,892吨。 1月橡胶产量较上月增长12.3%。马来西亚1月天然橡胶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8%至108,892吨。 1月橡胶产量较上月增长12.3%。

      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22日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全球2010年天然橡胶供应将增加6%,达到950万吨。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供应为898万吨。但报告同时表示,对于主要产胶国来讲,能够达到这一增幅仍有困难,因各国遭遇严重的旱情,令市场忧虑升温。

      一季度,全球最大的天胶生产国——泰国,自2月底以来,橡胶供应一直在逐渐下滑,因处于干旱季节,橡胶树在此期间落叶并停止产胶。厄尔尼诺现象导致2010年的旱季长于预期,因降雨量低于正常,且气温高于正常,该国2010年橡胶产量预计可能降至300万吨,

      美国政府3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北半球的厄尔尼诺(El Nino)天气本应在夏初结束,但今年这一现象有可能持续全年。

      今年国内云南主产区出现严重干旱,导致300万亩胶林推迟割胶,预计可能导致云南天胶减产20%。2009年云南天胶产量30万吨,约占国内产量的35%。

      正是受到停割期季节性供应减少与部分主产区干旱因素的叠加影响,一季度天胶价格在消费低于市场预期,货币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才依然能够保持在高位运行。因此第二季度主产区天气的变化仍将是影响期价运行的关键因素。

      天气因素左右季节性调整的方式,二季度期价可能先扬后抑

      从全球月度供求差的数据不难看出,第二季度随着主产国重新开割,供求格局将逐步向宽松的方向发展,从近五年供求差的平均值来看,7月份全球天胶供应最为宽松。因此,我们认为第二季度天胶价格将面临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供应压力。

    图为全球天胶月度供求差走势图。(图片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中国、泰国等产区的干旱天气目前仍在延续,如果干旱的天气进一步影响正常的开割,甚至影响到单产,则今年二季度天胶价格的季节性调整极可能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有所减弱。

      从目前的状况看,在二季度前期,干旱的影响将为期价提供有力的支撑,交易所库存的持续减少以及货币政策的真空期可能均为天胶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可能。五月份后,随着东南亚主产国雨季的来临,以及中国加息进程的展开,天胶价格转为调整的可能性较大。整体上二季度天胶可能呈现先扬后抑的局面。沪胶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可能在21000-26000元之间。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