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战略高度推进全省橡胶产品“三统一”
- 时间: 2010-04-07 10:48:16 作者: 邢民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国家从战略高度批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这对加快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次千载难求的绝好机会。海南之所以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除海南自身的区位优势外,更重要的是海南是地球上非常罕见的原生态保存保存得最好的美丽宝岛,加拿大旅游专家二十年前就动情地指出,全球像海南这样原生态保存得这么好的岛屿很难找到第二家。然而,在开发和建设海南的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淡泊,对海南原本优良的生态环境仍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其中,布满全省各个角落的近两百家小型橡胶加工厂就成为最大隐患。海南农垦站在建设生态省的高度,在垦区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从1998年开始就着手整合原本就达标排放的农场橡胶加工厂,由原先的103家整合成现在的13家,形成了年超过40万吨的加工能力,为实现省政府7年前提出的“三统一”提供了保证,同时用实际行动推动了生态省建设。现在的突出问题是还有近几十家排放不达标的小型民营橡胶加工厂依然存在,成为遍布全省的污染源,如让其继续存在,将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大生态隐患。
二〇〇三年四月二十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橡胶产品的管理,积极引导民营胶委托国有农场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表明海南省政府早已把规范和整合全省天然橡胶资源和规范全省天然橡胶市场摆上了议程。但通知下发后,除琼海以外,别的市、县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诸多排放不达标的民营胶厂不愿意退出市场,致使“三统一”至今无法实施。本文从战略高度提出推进全省橡胶产品“三统一”,其理由有:一、整治污染源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建设国际旅游岛除了海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外,最大的依据是海南原生态保存良好,是地球上非常少有的一块净土,为建设生态省、低碳省提供了最宝贵的条件。而良好的低碳排放和原生态环境均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别的省份所无法与之比较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好海南省的原生态,是海南省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是800多万海南人民世世代代的环保承诺和行为规范,再也不能让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继续存在和发生,更不能让上百家排放不达标的橡胶加工厂继续污染环境。全省的天然橡胶产品应回归到7年前省政府通知的“三统一”精神上来,让少数排放达标、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的大厂承担起全省的天然橡胶产品加工任务。由于海南农垦率先进行胶厂整合,由原来103家整合成13家,已经形成40万吨以上的加工能力,完全可以承担全省目前乃至目前形成的700万亩天然橡胶基地最终产量的加工任务。据此,建议省政府授权海胶集团按照省政府原先的“三统一”要求进行全省橡胶资源整合,按属地管理原则和设备加工能力,把任务分配到包括地方在内排放达标、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的工厂统一收购、统一加工,既可以消灭原先排放不达标的污染源,又可以规范全省天然橡胶市场。在具体做法上,不搞一刀切,可以“三统一”,也可以委托加工,但要特别关注和照顾民营橡胶生产业主的利益。比如,“三统一”的收购结算单价应参照中橡市场海口交易厅上日电子交易实际成交价;委托加工的产品,工厂只按规定合理收取加工费。委托加工的产品,可以委托集团公司统一销售,也可以自行销售,让广大胶农从大品牌产品质优和电子竞价交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泰国是全球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产量将近全球的1/3,广大胶农厌倦了流通环节受制于人利益长期受损的尴尬局面,纷纷选择了直接将产品交给或委托大型橡胶厂加工的作法,既减少流通环节的损失,同时又得到工厂利润返还,使广大胶农收入大大增加,这是很值得借鉴的。二、“三统一”是政府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据2003年海南日报记者祁海宁报道,2002年海南民营胶平均销售价格是每吨7200元,而中橡市场电子交易同比价格为每吨8916元,对比,公开公平的电子交易比传统交易每吨增加收入1716元,当年民营胶产量8万多吨,损失1.4亿元,这在当时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胶农已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时隔8年,“三统一”仍无法实施,同网上交易价格相比,情况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但2009年民营胶产量已上升至14.5万吨,民营胶生产业主在流通领域的损失上升至2.5亿元以上。换一句话说,如果政府关注民生,全力推进“三统一”的惠农政策,海南农村的广大胶农就可以轻易地从电子交易中获取2.5亿元以上的实惠,这是政府关注“三农”带战略意义的一项浩大的民心工程,对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护林保胶问题有望从源头上得到解决。多年来,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国有胶园的偷胶卖胶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南农垦,其源头是全省有近百家民营加工厂的存在,有一大批私设的收胶站提供原料供应服务,不择手段甚至在国营农场辖区内收购农垦橡胶产品。受利益驱使,农垦的橡胶除当地农民偷抢外,农场部分胶工也玩起偷胶卖胶的勾当,导致农垦大批橡胶产品流失。据2009年统计,农垦胶亩产54.3公斤,而地方民营胶亩产却77.7公斤,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民营胶亩产比农垦胶高出23.4公斤,就算同在一个产出水平,也意味着2009年被盗卖的农垦胶超过4万吨,按中橡市场2009年综合干胶实际成交价每吨16232元计算,是项损失超过7亿元,加上护林保胶费用总损失超过8亿元,农垦经济损失、精力耗损已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建议政府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强力推进全省橡胶产品管理的“三统一”,改变全省一直严峻的护林保胶形势,这既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又是对农垦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支持。据了解,2009年海南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达696万亩,其中民营胶面积达到315万亩,海南岛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在海南的诸多热带作物中,设有任何一种作物种植面积能同橡胶相比,设有任何一种作物市场需求比橡胶可靠与安全,没有任何一种作物能像橡胶那样养育那么多人,天然橡胶是海南居战略地位的优质产业,政府应该采取包括“三统一”在内的相关措施,加强橡胶产业的有效管理,规范全省天然橡胶市场,这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战略意义的应议之词。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