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有望上涨 突破前高26000
- 时间: 2010-04-08 02:00:27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沪胶上周连续收出阴线,虽然并没有下跌多少,但似乎是一个小头部。本周二虽然强势上涨,再度触及26000元/吨的整数关口,但随后也下跌了近600点。那么未来的走势会如何呢?是不是见顶了呢?笔者认为恰恰相反,或许短期内沪胶又将迎来一波上涨过程,有望突破前期高点26000。
宏观经济的整体复苏以及制造业日益明确的好转,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工业品原料的价格都会上涨,橡胶也不例外。上周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3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5.1,明显高于2月份的52.0,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十三个月位于50临界水平上方,说明我国制造业活动连续处于总体扩张趋势。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9.6,2月份和1月份这一指数分别为56.5和58.4。3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高于经济学家们此前预计的57.0,同时也创下了2004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ISM的分类指数中衡量未来和当前制造业活动的指标同时上升,其中新订单指数从2月份的59.5升至61.5,生产指数从2月份的58.4升至61.1。库存指数报55.3,2月份为47.3。另外,道琼斯指数也连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逼近11000点大关。铁矿石两大巨头要求提价90%,并且态度强硬,虽然这有其占据垄断地位、定价过高的原因,但也说明了经济恢复的形势良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增大,原料价格继续上涨已基本定局。橡胶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原料,虽不至于像铁矿石般被人控制,不得不支付高价,但多少也会因船运等费用的增加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从而使得价格上涨。
在良好的经济数据拉动下,原油近月合约上周爆发性上涨,当前在87美元/桶附近,金属铜亦拉升至7900点上方,并一度触及8000美元的整数关口,这或许预示着通胀在经济复苏的大前提下真的来到了,这也会带动橡胶继续走强。而日胶近月5月合约的价格已经飚升至335日元/千克,泰国RSS3橡胶现货也涨至115.80泰铢/千克,均达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而国内沪胶价格却始终徘徊在25000元/吨附近,没能形成突破上涨的态势,这或许有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但短时间内拉大的价差必然会出现恢复的态势,而且以沪胶上涨弥补的概率较大,因为现在的沪胶上方并未有什么太多的利空因素,无非就是加息的可能会对胶价有一定打压。事实上,橡胶已经在25000点受压了很长时间,上周的五根阴线都是高开低走,并且很多天都是收高的,这或许已经将上方的压力逐步释放了出来,只要能形成突破必然迎来一波大涨。
从橡胶供应的角度来说,虽然进入4月是开始割胶的季节,但今年我国橡胶主产区云南受干旱影响较重,并且干旱也一度扩展至泰国、马来西亚等橡胶主产国,或将影响到天然橡胶的供应。3月份在云南产胶区试割时还是确认了干旱的影响,虽然云南对整个世界的产胶贡献并不大,但只要减产,都将或多或少地影响胶价。
从库存情况来看,日胶库存在连续增至8000吨上方后,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日本天然橡胶库存总计为7222吨,较2月末的最高库存记录下降了近1000吨,开始出现了下降态势。而国内沪胶库存自新年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注册仓单已经下降至只有43265吨,沪胶总库存也只有63157吨,不到年初时的一半。库存的大量下降说明橡胶消费非常好,并且由于停割的原因,供应十分紧张,市场需求比较大。另外,据传有许多库存堆积在青岛保税区内,随着期货市场的库存持续下降,众多商家开始积极囤积橡胶,期待能有一轮大涨的行情。商家不愿意在国外胶价大涨的前提下贱卖手中的橡胶,因此导致仓库堆满胶,而市面上却没有太多货的情况。而且,一般新胶在开割后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大量上市,市场短期或面临缺货状态,投机资金可能会利用这个情况拉升行情。
从技术上看,周一沪胶突破三角形整理的上沿后,技术上存在上涨要求。沪胶已在这个区间内盘整了近两个月,期间多空双方争夺非常剧烈,200万手以上的成交量和30万手的以上的盘中持仓多次出现,因旱灾减产的严重程度和加息的时间节点不定而导致双方分歧严重。但周一突破上沿后,给我们以多方短期内力量更强的提示,或许接下来就是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沪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宜看空,并且有望走出突破上涨的行情。建议投资者在24500—25500一带可以建立多单,第一目标位在28000点附近,第二目标位可以看到30000点,止损位为24000点。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