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确定性增多 沪胶欲涨还休
- 时间: 2010-04-09 09:05:52 作者: 来源: 中天期货 点击:
摘 要
整个三月,沪胶走出一波V型行情。市场资金大量涌进沪胶品种,使得其金融属性凸显,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过程中多空消息交织,往往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基本面上,关于干旱造成的胶区产量影响几何也是市场争论的焦点,同时现货库存消耗情况也对市场心态有着微妙的影响。整体而言,上述几个因素依旧是左右沪胶后期行情走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干旱能得以缓解,新胶开始上市,对市场供应增加,那么沪胶上行空间将被限制。但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各国不断披露的向好经济数据刺激投资者的做多热情,同时原油突破前高后的走强加上外盘胶价的坚挺,都意味者沪胶下落的难度加大。总体而言,市场目前依旧处于大范围的盘整阶段,沪胶欲形成中长期的趋势性行情还有待各因素的演变。因此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目前以短线交易为主,把握好市场变幻节奏,及时止盈止损。
市场回顾
沪胶3月份走势相对独立,常常成为市场的方向标,整体而言先抑后扬。月初在库存充足及国内进入开割时节令供应充足忧虑导致期价从高位回落,尽管中间受希腊有望援助利好消息刺激令9月合约一度回升到24800附近,但并未改变3月上半旬的下行趋势。而从16日开始,市场超跌反弹,经过几日上行到24000附近整理后,在市场有关云南胶区干旱可能令橡胶减产及现货库存不足的传闻下,25日收出大阳线,一举突破各条均线压制,此后保持高位整理模式。整个3月,沪胶走出一个V型走势,令投资者领略到沪胶的反复无常。
数据方面, 3月成交量达到3707万手,比2月的1617万手多出一倍以上,月末持仓有所增加,由2月底的24.6万手变为3月底的26万手,主力合约1009月开盘25700,收于24515,较上月跌555点,或-2.21%。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
中国海关总署3月1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1至2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包括胶乳)30万吨,较2009年同期的18万吨增长63%。其中2月天然橡胶进口量为13万吨,环比锐挫23.52%。数据还显示,1至2月中国进口合成橡胶(包括胶乳)246,855吨,较2009年同期的122,846吨增长100.9%,其中2月进口量环比降6.02%至119,476吨。
据海关总署3月22日数据显示,中国2月橡胶及其制品进口量环比降18.9%,至32.69万吨,进口金额为10.24亿美元。其中最大进口来源地仍为泰国,2月从泰国进口量为11.44万吨。
国内第二大橡胶产区云南西双版纳州官方和企业的数据显示,有10%~15%的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持续干旱中受灾并减产,如4~5月份降雨及时,橡胶产量仍可以得到保障。
近期沪胶多空争夺的一个焦点,就在于云南干旱究竟会对今年的橡胶产量造成多大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现在干旱情况严重,对橡胶割胶造成影响,但由于3月只是割胶初期,并不能对全年产量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目前割胶造成的利多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多头借机炒作的题材。一旦四五月雨季到来,若干旱能有效缓解,则全年产量与往年不会造成多大偏差,到时新季供应的增加将压制做多热情。但同时,若干旱一直持续到四五月,则市场炒作成为事实,那时胶价恐下调空间有限。
需求
据tyrepress.com文章报道,中国的生产商2009年全年共计生产轮胎65464万只,较2008年增长百分之十八。根据中国国家统计(CNBS)发布数据,2009年12月中国生产轮胎5719万只,同比增长52%。
2月,汽车生产120.61万辆,环比下降25.30%,同比增长49.13%;销售121.15万辆,环比下降27.20%,同比增长46.25%。在汽车主要品种中,乘用车生产91.94万辆,环比下降26.09%,同比增长55.46%;销售94.29万辆,环比下降28.35%,同比增长55.25%。商用车生产28.67万辆,环比下降22.68% , 同 比 增 长31.92%;销售26.86万辆,环比下降22.87%,同比增长21.5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月,汽车商品进出口环比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进口增速仍较为明显。2月进出口总额61.55亿美元,环比下降20.77%,同比增长86.12%。其中进口金额31.32亿美元,环比下降24.60%,同比增长94.83%;出口金额30.23亿美元,环比下降16.40%,同比增长77.84%。1-2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39.85亿美元,同比增长81.74%,其中进口金额7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出口金额6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2.57%。
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周一表示,中国2月份天然橡胶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9%,至125,165吨。2月份天然橡胶进口量较1月份的171,760吨下降27%;去年2月份进口量为122,829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大部分天然橡胶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世界主产国进口。
从车市的表现来看,尽管2月由于春节长假影响,但其产销依旧在百万以上,显示出市场健康良好的发展趋势。国内轮胎生产数量的增长也意味着对橡胶需求的增加,但另一方面,汽车行业进入后期进入相对淡季时节,而中美特保案之后,轮胎的高产量得不到很好的消化,积压的高库存对于中短期的需求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橡胶市场的下游需求对于其价格的作用,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具体而言,短期内,天胶现货市场的库存恐限制沪胶上行空间。
日胶
整个三月,日胶走势与沪胶相比,其强势特征明显。主要原因是日胶受国外市场影响比较大。泰国胶片一直维持在100泰铢/公斤以上,使得外盘胶价难以下滑。同时日元汇率疲软,美元走强也对日胶市场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东南亚进入停割期,胶价维持坚挺,而国内市场在流动性收紧预期与现货充足的情况下,表现出内弱外强的格,且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尽管4月6日沪胶最高曾上探26000一些,突破1月以来宽幅震荡的大三角上沿,但最终的收盘价回落到三角收敛的区间内,且其后两天也是围绕上沿线震荡,其突破的有效性有待后市检验。与此同时,最近几天的K线图也是落在春节后第一周的高位运行区间里面,期价两次在这高位反复震荡,最终仍难以撼动26000的整数关口,选择承压下滑。而如今情况依旧,其后能否有效突围,形成三角突破后的上攻态势,还是依旧震荡后选择向下行走,形成三重顶结构,后期将拭目以待。操作建议
整个三月,沪胶走出一波V型行情。市场资金大量涌进沪胶品种,使得其金融属性凸显,而宏观经济多空交织的氛围令沪胶走势震荡加剧。基本面上,关于干旱造成的胶区产量影响几何也是市场争论的焦点,同时现货库存消耗情况以及国家对待抛储的政策也对市场心态有着微妙的影响。整体而言,上述几个因素依旧是左右沪胶后期行情走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干旱能得以缓解,新胶开始上市,对市场供应增加,那么沪胶上行空间将被限制。但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各国不断披露的向好经济数据刺激投资者的做多热情,同时原油突破前高后的走强加上外盘胶价的坚挺,都意味者沪胶下落的难度加大。总体而言,市场目前依旧处于大范围的盘整阶段,沪胶欲形成中长期的趋势性行情还有待各因素的演变。因此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目前以短线交易为主,把握好市场变幻节奏,及时止盈止损。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