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亚财富:中国会在美国之前进入加息周期
- 时间: 2010-05-13 08:50:23 作者: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点击:
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超过了此前的预期。对于潜在的通胀风险,部分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加息动作,有些国家还是在等待经济前景变得更加明朗一些,中国是否加息、何时加息也备受关注。近日诺亚财富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今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受的伤也不是太严重,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却毫不逊色,中国完全会在美国之前进入加息周期。预计央行在本次加准备金率之后的两个月内,将会有加息的动作,进入真正的加息周期。
5月1日,巴菲特向股东发出警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各国央行向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利率被削减至历史新低。“出现严重通胀的概率已经上升,不单单是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成思危也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只是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现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是非常显著的。虽然目前看通货膨胀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是要有一个传导过程的,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所以当前必须警惕通货膨胀的发生。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三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接近历史高位水平,因此进一步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员宋军认为,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受的伤也不是太严重,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却毫不逊色,中国完全会在美国之前进入加息周期。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充裕,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动作也已经停止,为了防止流动性迅速扩大引发恶性通货膨胀,预计央行在本次加准备金率之后的两个月内,将会有加息的动作,进入真正的加息周期。
从C PI中的成本推动压力分析,根据C PI、PPI的指标来看,今年前几个月份的CPI略显温和,但是PPI指标却出现了快速上扬,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预示着后期成本将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从而引起CPI的快速增加。而输入型的通胀方面,从一季度的进口数据上来看,国内进口大多为原材料、燃料等工业原料,其价格指数已经有了快速上涨,输入型通胀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目前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加息的条件,但是央行一直在等经济运行过程中两方面“软着陆”的明确讯号。这两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刺激政策中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对投资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中过热的房价是否能“软着陆”。宋军认为,2008年和2009年中,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政府主导的投资对保八起了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又是投资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定了这两方面都能够“软着陆”之后,央行才能够放心大胆地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说,在通胀的巨大压力下,央行目前迫切需要房地产价格在两个月内显现出一定的趋势性,以便于其在一两个月内做出加息决策。
- 【 关闭本页 】